承德县巧农妇缝制新奇枕头申遗成功并销往全国

2016-01-06 11:13:25 来源:和合承德网 责任编辑:丁璨
提起承德县石灰窑乡大范杖子村的宫凤君,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她的手巧得很,做的枕头卖到了全国各地。”

    和合承德网讯(记者程雪霏)提起承德县石灰窑乡大范杖子村的宫凤君,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她的手巧得很,做的枕头卖到了全国各地。”

    46岁的宫凤君是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河耳枕”第五代的传承人,她的这门独家绝活是跟婆婆邹氏学的。“嫁给丈夫马德民不久,有一天看见婆婆在缝枕头,那个枕头跟平时我们用的不一样,枕头上有多个洞,婆婆告诉我这叫耳枕,睡觉时可以把耳朵放在洞里,舒服极了。我想学这种枕头的做法,婆婆便教了我。”

    据说这耳枕来头可不小,是慈禧太后传下来的。当年慈禧太后到热河避暑,天气炎热,突发耳疾(中耳炎),耳内化脓,疼痛难忍。御医为了减轻太后的痛苦,发明了透气的耳枕,命太后的贴身宫女昼夜赶工缝制。耳枕六面各有一孔,侧卧身躯,耳朵放在孔内,不仅不会对患病的耳朵造成挤压,还可在枕孔下面放入小盒子,收集流出的脓水。由于耳枕四面通透,空气流通,对耳疾康复起到了很大作用,太后大悦。而马德民太奶奶的妹妹正是当年慈禧太后的贴身宫女之一,出宫后把这项技艺带到了民间。

    耳枕的制作工艺很繁琐,从打板、裁剪到缝制、装芯,完成一个成品需要两天的时间,“一块布料照着版样剪20个洞,两个洞之间是10厘米,每个洞的边长是5厘米,得用尺子标得丝毫不差,不然这一块布料就废了,这还不算难,最难的是缝制枕芯,一个枕芯需要将48块布料缝在一起,我最开始做的时候失败了几十次,中间有好几次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最初,她只是随便缝制几个送给亲戚和乡亲们,2013年的一天,丈夫马德民的朋友来到家中做客,无意中看到家里的枕头很新奇,便提议她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试试,没想到竟然成功了。

    由于常年裁剪做活儿,宫凤君的大拇指被剪子磨出了茧子,颈椎疼得要命,眼睛也变得有些模糊,在她的努力下,“热河耳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她也将店面开到了北京,并雇佣了十多位乡亲,教授她们耳枕的制作工艺,“老一辈的思想是‘传儿媳妇不传闺女’,怕自己家的绝活被闺女带到外人家去,现在是新社会了,这种传统观念也该改改了,只要是能将这门绝活儿传承下去,教会他人也无妨。”

    如今,宫凤君的“热河耳枕”销往全国各地,随着现代人们需求的增加,她又独具匠心,研制出肘枕、颈椎枕、护腰枕、儿童枕等多个品种,枕芯也从单一的苦荞变为具有药用价值的蚕沙、决明子、当归、野菊等,“我已经将自己的手艺传给了女儿,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不能在她们这辈儿断了。”

相关新闻

韩媒:拔河申遗成功 成韩国第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12-03 09:02:13

外媒称,据韩国文化财厅(文物局)2日消息,当天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4国联合申遗的“拔河”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家口火车北站、东榆林威远台被列万里茶道申遗点(图)

2015-11-16 10:36:26

日前,我市初步确定火车北站、东榆林威远台为“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点,力争2017年前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