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承德时政要闻

承德围场“党支部+”模式加快“脱贫摘帽”进程

2016-12-10 10:21:17 来源:承德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以合作社为平台,以产业龙头为依托,以农户为主体、瞄准脱贫致富目标,探索推广“党支部+”模式,建立“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四位一体扶贫体系,形成“支部推动、合作社联动、龙头带动、产业驱动、农户互动、结对共赢”新模式,加快“脱贫摘帽”进程。

    解流转难题

    千亩农田栽上“摇钱树”

    西顺井村属浅山丘陵区,坡耕地多,传统农业效益低,多年来160 户村民在山里过着拮据的日子。村党支部认识到,西顺井的贫困在山,潜力在山,希望在山。在充分调研、试种玫瑰花的基础上,制定了玫瑰花产业发展规划,经过多次论证,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无论村班子如何调换,坚持发展玫瑰花产业的总体思路不动摇。

    为此,引进了六方勤和玫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不料企业进村半个月,好话说尽,道理讲清,就是没有村民愿意流转土地。眼见产业发展遇阻,村党支部帮助企业组建了“瑰丽园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老支书郑印是一个有46 年党龄的老党员, 率先加入合作社,在党支部会上他不无感慨地说:“做支书36 年,历经12 任镇领导班子,都说我党性够强就是思想不解放。这回我也要解放一下,看看是不是思想转变生活才转变。”会后第一个流转了自家的耕地6.2 亩。紧接着,他以合作社理事的身份带领率先加入合作社的6 名党员,挨家挨户解释政策,签订协议。仅用7 天就集齐了527 个红手印,实现了全村1500 亩土地的整村流转。

    补产业空白

    百家电站铺就“致富路”

    要路沟村地处偏僻,远离交通主干线,一直以来没有产业落地。在村支部书记魏春华的任期承诺书上,第一条就是“想方设法引入一个富民项目”。他把“人人都是招商员、处处皆为招商所”的理念透过支部成员和全体党员传递给群众,先后有10余个村民为他引荐在外的亲戚朋友,尽管没获得实质性进展,但氛围越来越浓,他的眼界也在交流中日益开阔。2016 年,在一次外出交流学习中他了解到光伏能源,向镇党委汇报后,一致认为光伏发电是变该村劣势为优势的绝好项目。通过驻村工作组,他联系上河北果莺环境工程公司,先后3 次到石家庄拜访相邀,终于争取到1次企业到村考察的机会。历时7 天的考察结束后,项目落地了,党支部抓准时机牵头组建了光伏合作社,动员全村446 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

    破发展瓶颈

    十户联营敲开“财富门”

    “粪便垃圾,熏天臭气,不是马踩庄稼就是牛进地,纠纷一起接一起”,这是从前人们对托果奈村的描述。土地贫瘠导致这里种植业发展艰难,养殖业毫无悬念成为主导产业。然而,还没等村民腰包鼓起来,产业发展就遇到了瓶颈。一方面环境日益恶劣,矛盾纠纷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牲畜发病率增高,繁育力下降。

    党支部书记李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组织召开支部会议和村民小组会议,集思广益寻求良法,最终决定变一家一户的零散养殖为组建合作社集约经营,通过转型破解瓶颈。党支部牵头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22 户贫困户,在距离村庄人居2 公里外建占地27 亩的养殖场,牲畜被标记编码后进场,实现了人畜分离。党员刘艳丽、翟凤林拥有丰富养殖经验而且多次接受专业培训,被合作社聘请为技术员负责义务指导、教授养殖技术。社员各家按照班次轮流到场区进行饲养和管理。贫困户敖金环说:“我家的牛以前总是病怏怏的,老伴都打算卖了,这进场不到一个月活蹦乱跳的了,干啥还得有技术。现在这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我们省心又放心”。山东某畜牧收购经理一边指导工人装车一边说:“以前这么远的村我们几乎不来,运输成本高,一家一户谈价效率又低,今年好了,跟合作社一谈,妥了”。今年出栏牛20 头,累计收入23 万元,预计2017年底前可实现整村脱贫。

    花海、电站、养殖场,“党支部+”模式为围场开辟了脱贫快车道,经济细胞加速裂变更新,覆盖“薯、药、菜、花、果、游、电”七项脱贫产业的476 家合作社成立了37 个合作社联合社并同步组建联合社党支部,形成了“乡镇党委+联合社”、“村党支部(党总支) +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的党组织网络与脱贫产业经合组织网络相互嵌入共建的组织体系。一场由党委领导、党支部指挥,企业、合作社、农户共奏的脱贫攻坚乐章正在这片热土奏响……(项丽婧)

责任编辑:张淑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