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新闻>>承德社会民生

春雪中蒋宗辰被人间大爱温暖着

2017-02-27 11:17:28 来源:承德日报

左手中指抬起、落下,再抬起,再落下……明明这一切都是无声的,站在病床前的人却仿佛听出了节奏——砰砰,指尖在弹奏;砰砰,心跳在加速;砰砰,脑海中在欢呼——蒋宗辰的左手中指有知觉啦!他伤得最严重的左手有好转迹象啦!2月21日,北京,304医院烧伤整形科特护病房。窗外,春寒料峭雪花飘;窗内,静静悄悄真情绕。

53751元,有零有整。双手捧着几百人的心意,小宗辰父亲蒋文阳涕泗横流,声音颤抖,“孩子的命,是大家给的;没有大家的爱,我们真不知道怎么撑下去……”

是啊,大家的爱。自从听说5 岁的小宗辰掉进饺子锅被严重烫伤后,太多人伸出了爱之援手。

恻隐之心仁之端——近百名报社职工的爱

“一点儿心意, 一定替我带到,祈愿孩子早日康复!”2 月15 日清晨,《承德晚报》题为《救救孩子!》的报道刚刊出,晚报的一位职工就从微信上发来红包。

她,刚做了一场大手术,目前尚在家中疗养。

“听说晚报党支部带头捐款?算我一个!”另一位同事也发来红包。

她,前不久才生了孩子,正在休产假。

“这两千多元是我和亲友们帮孩子的,不用记名!”另一位同事托人捎来钱。

她,正在休年假,远在南方。

100 元、200 元、500 元……爱心铺散开来,全晚报行动起来。

“这有2050 元,是我们部门全体同事的心意。”承德日报社广告信息中心也行动起来。

很快,报社中好多部门、好多同事都行动起来。

与之一起行动的,还有大家的家人、同学和朋友。

春到小桃蹊绿满一池春水——1家北京媒体的爱

2 月21 日的北京,清雪扑面,触地即融。两位被小宗辰的遭遇融化了心的《北京晨报》记者,踏雪赶到304 医院。

“好孩子,你疼不疼?”“花多少钱了,还需要多少?”“医生,孩子一共需要几次植皮?会不会影响上学?”……采访中,他们的眼中写满关切。

听说小宗辰的不幸遭遇后,《北京晨报》相关负责人立即与《承德晚报》领导通了电话,表示愿意尽一份心力,京承两地媒体联手帮助孩子。

踏雪而来,冒雪而归。《北京晨报》记者徐晶晶连夜赶稿,第二天一早,题为《五龄童掉进饺子锅烫伤50% 河北辗转北京求医12小时抢救保住生命》的整版报道即见诸报端。

“你们要坚强,好好照顾孩子。若有需要,随时找我!”徐晶晶特意加了蒋文阳的微信,以便及时了解孩子治疗进展情况、及时提供帮助。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位老人的爱

“孩子的事儿是真的吧?烫伤二至三级是什么概念?”2 月16 日一大早,一位白发斑斑的老太太就来到报社,她是代表20位老人来的,“我们家里都有孙子孙女,见这孩子被烫得那么严重,心疼啊!”

老太太是市内一家理疗店的会员,听说小宗辰被烫伤一事后非常着急。她和一起理疗的另外19 位老人商量,怎么帮孩子一把。20 位老人纷纷掏腰包,十几元、几十元、数百元……为孩子凑了2482元爱心款。

她们的捐款名单,写在一张药品说明书的背面。

除了这20位可敬的老人,还有好多捐款者也都是老人。他们有的常年做善事,有的自己也拮据,有的为了汇款跑了好远的路。

“钱不多,是我的一点儿心意,让孩子家长别嫌少!”做了半辈子好事儿的秋实阿姨张淑华来到报社,放下500 元就走,名字都没留,幸好被记者认了出来。

“我没啥钱,生活条件不好,但我尝过没钱治病的滋味儿,不好受……”一位老人跑上门,眼中含泪,捐出带着体温的200元钱。

“我和老伴儿捐500 元,不过我们不会网上转账,明天去银行汇款。”“我家附近没银行,我腿脚又不中,等天好了我让老伴儿坐车去火神庙汇。”类似的话,记者不止从一位老人的来电中听到。

一般寸草心何必骨肉亲——177个家庭的爱

在长长的捐款名单中,有一条特别引人注目——它代表着177 个家庭的爱,数额高达11847 元。这些捐款者,来自同一个微信群——快乐时光亲子俱乐部。

“作为一位母亲,看到小宗辰的故事我非常揪心,就把你们的报道发到了群里。”群主“天一妈妈”介绍,“群里的家长都非常心疼这孩子,自发捐款,请我转达。当天晚上就集了7000 多元,第二天早晨就突破了1 万元。这些钱中,很多都是孩子们的压岁钱。听家长们说,都是孩子们主动提出要帮助宗辰小弟弟的。”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看了都难受,他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都是为人父母的,帮一帮应该的!”一位家长说。

21 日,作为爱心人士代表,“天一妈妈”和晚报记者一起,到北京看望了治疗中的小宗辰。去的路上,她的微信群中仍不断有人捐钱。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4位“反哺者”的爱

“100 块钱不多,代表我和弟弟的心意,祝愿小宗辰早日康复!”2 月15 日上午,记者收到一份特殊的捐款,来自一个叫方照亮的姑娘。

晚报的老读者或许还记得“亮姐”方照亮。这位来自围场农村的坚强姑娘,靠着顽强毅力和责任心,通过一年多的时间,硬是把“亮弟”方明亮从白血病的生死线上拉回来。如今弟弟已基本康复,上了大学。

“我弟弟生病时,如果没有晚报的报道,没有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帮忙,不可能撑过来。”方照亮感慨道,“虽然我们经济条件也不好,但我们愿意尽一份力‘反哺’社会。”

据记者所知,为生病儿童、困难家庭献爱心,对“亮姐弟”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了。

市民刘毅也捐出100 元。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微不足道的数额,对他来说其实是一笔巨款。因为前不久,他和爱人带着身患白血病的儿子小颜绪,刚刚取得长达一年多、十几个疗程化疗的阶段性胜利,正开始进一步的治疗。负债累累,亟须用款,每一分钱都至关重要。

白血病病童“二阔”的故事,本网前不久也曾报道过。如今,他正在医院接受化疗。在医院看到关于小宗辰的报道后,其父陈福涛给记者发过来一个微信红包,“30 元,实在不多,我也拿不出更多,替我交给小宗辰的家长吧,不用提名字!”

“您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没钱,这20元就算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吧,让孩子别嫌少。”本网去年报道过的兴隆农村“山楂树之恋”男主角龚久虎,刚刚经历丧妻之痛,也第一时间送出心意。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尽一份心力“反哺”社会,是他们4 人共同的衷愿。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来自社会各界的人间大爱

“孩子烫伤面积超过50%?那得受多大的罪啊!”小宗辰的故事见报后,晚报热线部接到的第一个救助电话,来自承德热力集团供热公司,“家里那么困难,在北京治疗一定很缺钱吧?我们马上组织捐款!”

217 位供热职工伸出爱心之手,为小宗辰捐出7692 元善款。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市开发区支公司一共有10 位员工,在报纸上看到小宗辰的遭遇后,全都捐了款,总共捐出1820 元。

许多人献了爱心,连名字都没留下。

兴隆网名为“无心”的读者,匿名捐了200 元,之后又数次替朋友转达爱心,始终没留名字。

报社一位员工的10 多位朋友先后捐款,总计1550 元,也都没留名字。

一位女士自己捐完款,又受母亲之托捐了500 元,一再告诉不要公布名字,说能帮到孩子就好,其他不重要。

除了所有的捐款者,在小宗辰一家人心中,304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是他们的恩人。

“宗辰刚送到医院时,处于休克状态,体液殆尽,304 医院烧伤整形科胡泉主任等医护人员连续抢救了12 个多小时,才终于把他扒拉过来。至今,医生护士们仍无微不至地治疗、照料着他……”蒋文阳含泪道。

蒋文阳本来在北京通州一家工厂打工。孩子出事后,他成天在医院照顾,脱不了身。本以为工作就此丢了,没想到工厂负责人亲自到医院看望,还告诉他安心照顾孩子,工作给他留着。

所有的所有,都是爱。

病床上的稚子尚不懂得,前方等待他的可能是如何的未来;春雪中的人们却用真心围裹,送给他温暖的人间大爱。

春雪停了又下,北京下,承德也下。

明明这一切都是无声的,一天内双城辗转的晚报记者们,却仿佛听出了节奏——砰砰,砰砰,爱心跳动的声音……(记者潘超)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