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新闻>>头条新闻

承德市绿水青山踏歌来“醉”美乡村惠民生

2017-03-14 10:32:36 来源:承德政府网

晨雾朦胧,晨曦初现。

白墙黛瓦的民居渐次升起了炊烟,不时传来几声悠扬的鸡鸣。民居错落有致,道路四通八达。一面面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满蒙文化等内容为主题的文化墙,色彩鲜艳,映衬着远处山岚缭绕、风光旖旎的青山,充满了诗意与朝气……围场哈里哈乡三义号村的美丽画卷正徐徐打开。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像年画儿里画的一样,不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记得住乡愁。”哈里哈乡党委书记王华如是说。

让人诗意般栖息和生活,是打造美丽乡村的初衷所在。

戮力同心砥砺行,村美民富谱新篇。一年来,承德市采取有效措施,高标准、严要求,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整合资源、打出品牌、突出特色,形成点上精彩、线上美丽、面上干净的建设新格局,实现了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建设美丽乡村之路。

环境美新村绽放新风采

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是基础。

去年以来,承德市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带动长远的重大战略任务,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山区综合开发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形成推进美丽乡村工作的“总抓手”“路线图”和“施工图”。

按“图”索骥,我们惊喜地看到,一个个安居乐业的小康家园正在崛起。

“院子还是那个院子,但是没有了原来的脏乱差。广场也建起来了,垃圾回收站也有了。”在承德县新杖子乡鹰手营子村村民孙志中看来,村里干净的乡间小路,自家整洁明亮的厨房和没有异味的无害化厕所都让他欣喜不已。这位朴实的农民正在和全村百姓一起感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美好。“村子干净了,我们也更有奔头儿了。”

曾经的鹰手营子村,和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农村并无二致:扬尘的土路、残缺的泥墙、房前屋后的秸秆堆和随处可见的垃圾场……经过去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环境搞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民居节能改造富有成效、传统民居特色明显;无论村镇,大街小巷基本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污水实现了分散或集中处理,水冲式或双瓮式无害化厕所也得以遍布寻常百姓家;高效清洁燃烧炉具进入千家万户;长期积存在街道、河道的垃圾杂物得到清运处理,各类残垣断壁、违章建筑和路障得以拆除或修复利用;庭院干净整洁,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业已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承德市农村的环境清新优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生态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宜居乡村吸引着八方来客。

产业美产村融合惠民生

美丽乡村建设,没有产业支撑就等于是个美丽的传说。

一方有活力的经济,才能创造一个有活力的乡村,做大做强村经济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别看现在才3 月份,预约夏天来我这里采摘黄桃的电话已经来了好几个了。连北京、唐山的客人都会来我这里呢。”在兴隆县靳杖子村,参加了文森果品专业合作社的村民付山笑容满面,“一个果园收入能达到4—5 万元吧,果子成熟后大部分用来采摘,比单纯卖水果挣的更多呢。”

靳杖子村的兴旺是承德市产业兴村的缩影。去年以来,承德市在现有民居的基础上,突出承德生态特色、山水园林特色、地域满蒙特色、皇家文化特色、产业和手工业特色,充分汲取、整合群众智慧,做到一户一方案、一家一风情。

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承德县新杖子花果观光小镇、隆化温泉养生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主导模式;以金山岭长城、潘家口水库、雾灵山等为代表的龙头景区带动模式;以燕山大峡谷、京北第一草原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旅游模式;以辽原契丹文化、满蒙民族特色村寨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展示模式;以薰衣草庄园、燕格柏沟域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先导模式等具有鲜明主题特色、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的沟域群。

精品片区建设连片效应凸显。一年来,全市243 个美丽乡村重点村、50 个精品村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兴隆燕山峡谷省级精品片区和9 大市级精品片区建设成效显著,兴隆诗歌小镇、观星小镇,京北草原马术小镇等一批小镇雏形已形成。美丽乡村接待游客达85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 亿多元。改造后的400 多家旅游经营户,户均增收达到5万元以上,重点村蜕变成为厚重文化与特色建筑浑然天成的美丽乡村。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度不断提高。同时,休闲观光农业、康养体验农业、园区农业、光伏农业等新兴业态融入美丽乡村,加速了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和农民变股民的转变进程。

精神美文化为魂谱新风

美丽乡村建设,文化要先行。

增强美丽乡村的活力,不仅在于经济的繁荣,更有文化的昌盛。

踏着初融的春雪,记者走进平泉县卧龙镇八家社区新民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迎客松。远远望去,粉刷一新的新民居墙壁上绘满了村规民约、二十四孝图、民生图、三字经……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壁画充满乡土气息,一张张饱含热情的笑脸让人如沐春风。

小小的文化墙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是文明。

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承德市充分利用围墙、农贸市场、文化广场、公共宣传栏等平台和阵地,设置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让健康向上的文化元素占领农村阵地。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镇、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展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在实践中感悟体验培育良好风尚。全市评选出文明村450 个、十星级文明户5 万户、最美家庭2000 个,营造了融洽祥和的生活场景,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而在平泉县平房乡红花营子村,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见证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以前,一到晚上人们总是看看电视就睡觉,村里静悄悄的。现在广场舞的兴起,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玩牌的人少了,跳舞的人多了,家庭和谐了,邻里关系也改善了,广场舞在我们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村妇代会主任柳秀琴高兴地边跳边说。

承德市充分发挥优秀民族民间文艺带头人、农村优秀文艺骨干的作用,建立了一大批活跃在农村的基层文化队伍,各类群众性活动群体达到2000 多个,广泛开展农民文化艺术节、“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文化活动。

全民共建、全体参与、全民出力,才有了农村环境面貌的彻底改观,才有了“美丽乡村”的遍地开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承德的水更清、山更绿、村民更幸福,紫塞山城必将奏响一曲文明、幸福的美丽乡村建设新乐章。(记者贾阿楠)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