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新闻>>头条新闻

承德有这样一群劳动者:高温“烤”验下的坚守

2017-06-16 11:40:20 来源:承德晚报

中华路街道办事处与环卫、城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冒着高温清理辖区内堆积的垃圾及杂物。

环卫工人及时对市区主次干道进行洒水、冲洗,降温又保城市清洁。

环保部门利用夜间对市区主次干道进行冲刷,不仅降温又净化了空气,也为市民营造了干净清新的城市环境。

由于天气炎热,许多市民都打起了太阳伞,戴上了太阳镜,遮挡灼热的阳光。

 

承德有气象记录以来在6 月份基本未出现过39℃以上的高温,仅在1961年6 月10 日达到过41.3℃。在高温之下,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高温,挥汗如雨工作。接下来我们就为您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也许平凡,却不平淡,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有了城市的平稳运行,也正因有了他们,承德这座文明城市才更显魅力与光彩。作为避暑圣地承德昨天最高气温或可达39℃左右,在历史上比较罕见。

高温下送货工人肩上的毛巾湿了又干

骄阳似火,热浪袭人。6 月15 日11 时40 分,在温州批发市场右侧的广场上,配货工人们却忙的热火朝天,配货工在核对着运货单,把一堆堆货物分门别类地堆放整齐,一辆辆三轮车进进出出,送货工人按照自己的订单找寻货物后,将其一件件搬到车上。

49 岁的李师傅,皮肤晒得黝黑,他的任务就是把刚到的货物送到仓库、商场或者个人家中。

“确实很热,都湿透了。”李师傅取下帽子,用手揩了一下额头的汗珠,长长吐了一口气。

为了避免晒伤,他在高温的天气下依然穿着长裤和长袖衬衣,“虽然晒习惯了,但是还得遮挡点,如果不穿上长袖,皮肤会被晒伤。”李师傅说,这是他当了十多年送货工总结出的经验。

“一到高温天气,后背的衣服经常湿透,所以每天回家得首先冲个凉,换身衣服,要不然第二天根本没法穿。”李师傅说。

眼看到了中午,室外气温直抵39℃,但李师傅并没有打算休息,10 余大货箱被李师傅肩抗手搬地运上了车后,他头上的汗珠便不断地往下淌,随手抓起肩头的毛巾在脸上和头上擦了一把,便开始用绳子固定货物。

“我这毛巾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天太热,倒一瓶水顶到头上凉快多了。”李师傅笑着说,他自创的这个“毛巾降温法”很好用。

上午两趟货还没有送完,李师傅打算送完货再吃中午饭。虽然天气热,但李师傅对工作丝毫不马虎,他拿出手中的单据,对了一遍又一遍。“货箱里都是家具配件,不能少,少了我多跑路不说,人家也安装不上。”李师傅说,这不仅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从早7 点忙到晚7 点,中午货送到哪儿,就在哪吃一口,天太热的时候,兜里装上点藿香正气水,以防高温中暑。”说完,李师傅一口气喝了半瓶水,紧了紧捆货物的绳子,奔向了下一个送货点。

烈日下穿梭在城市里的外卖员

“这种天气,只要有空调、WiFi加外卖,人生就满足了。”6 月15 日11 时30 分,室外温度接近40℃,市民小张打完外卖订餐电话,在微信朋友圈感慨地写下这两句话。小张说,看着外面炙热的太阳,她根本没有勇气走出办公室,公司同事的午饭基本都靠外卖解决。

外卖的火爆催生了一个新兴职业——外卖骑手,也就是专业的外卖送餐员——身着红黄蓝等颜色工作服的骑手们成了街头一景。炎炎烈日下,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空调房里等待饭菜送上门,天气越热,外卖生意就越火爆,骑手们顶着烈日穿梭在城市里,把每一份餐点送到客户手中。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敲开客户的门,外卖送餐员李建递上手里的两份饭菜,笑着和客户打招呼。送完餐,他迅速从兜里掏出手机,一边跑着下楼,一边从手机里接下一个订单。汗水湿透了他的工作服,衣服已经黏在了身上。

李建从事外卖送餐工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负责区域内的每个小区,门牌号什么位置,基本上都清楚了,送起来也就快了。”下一份订单将被送往2 公里外的一个小区,地址上写着的楼层是7 楼。

爬上7 楼,李建只用了短短30 秒。“很多老小区没有电梯,只能爬楼,如果在老小区遇到电梯楼房,可算是‘中奖了’!”李建气喘吁吁地从楼上下来,额头的汗珠不断滑落。

12 时30 分,烈日当头。李建完成了中午三单的外卖派送,电动车经过烈日暴晒后座椅滚烫,李建骑车的时候不断变换着姿势,但他没有放慢速度,此时的他要赶回饭店,准备取下一单外卖。

中午的高温让李建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即使有防晒装备,他的脸上、脖子等处还是被晒得通红。

每天上午11 时至下午2 时,是一天中太阳最为肆虐的时间,恰恰也是外卖生意最火爆的时段。“高峰的时候,经常就是刚接完一单,另一单就冒出来了。平时一般都要忙到下午2 点多才能吃上午饭,没办法,干这行的只能等客户吃上饭之后我们才能吃饭。”李健说,“高温下我们的工作很累,但客户的一个微笑、一句谢谢就能让人舒心,送餐也更有劲头了!”

承德晚报记者于丽静、张光明 摄影衡晓博、郎朗 通讯员李静华、韩罗卓玛吉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