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头条新闻

塞罕坝山巅上的守望者

2017-08-08 21:46:43 来源:承德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一弯深深的碧绿,像一只展翅的雄鹰,紧紧地扼守在承德北部塞罕坝之巅。

这是在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到的壮美承德。然而谁又会想到,仅在50 多年前,同是这片山岭,却是茫茫荒漠。

在这灰黄与绿的色度变迁中,塞罕坝人用55 年的坚守,创造了中国北方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成为世界人工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典范。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造林护林大军中,有9个微小却闪光的重要的“点”不能不提,那就是夫妻“望火楼”。因为24 小时的坚守,因为每隔15 分钟就要向总部汇报一次监测情况,只有夫妻才能完成这种守候。在这片辽阔的山岭之巅,这些夫妻平均十多年的坚守,宁做“苦行僧”,只为那片“林海”能够长青。

孟庆林和董建芹这对近五十岁的夫妻,在莫里莫“望火楼”已经坚守了整整13 个年头。海拔1731 米,一座只有4 平方米的望火楼内,夫妻俩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片“林海”。

记者第一次造访“望火楼”的时候,还是在2014 年的春天,孟庆林自2005 年与妻子董建芹来到这座只有4 平方米的望火楼里负责林区火情监测工作以来,近十年的时间,这里尚未通电,和妻子过着近乎于刀耕火种般的生活,陪伴他们的只有两条狗和一台滋啦啦响的收音机,几乎与世隔绝,做饭要劈柴烧火,饮用水要到几里外的水井去挑,那口井经常断水,常常得积存很多日子才能挑上来一点点儿。

水的稀缺,加之一年只有3 个月的无霜期,洗澡简直是奢望,能晒上一桶温水,痛痛快快洗澡的日子少得可怜。夫妻俩常常揶揄地说,城里的泥人都比咱们干净。

在坝上,即便是在极度寒冷的冬天,极端最低气温将至-43.3℃,老孟和妻子雷打不动的便是以每天每隔15 分钟一次的频率向林场通报最新情况;即便是在四处透风的塔楼上,墙壁、房顶、窗户挂满了厚厚的冰霜,夫妻俩也必须不停地刮出一小片透亮的地方,迅速、准确地报告瞭望5 万多亩“林海”的一切动态。“在茫茫林海中,定位和瞭望都非常困难,我们夫妻俩刚来望火楼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熟悉这些工作。最开始连准确判断距离都很困难,夜间定位唯一的工具就是望远镜,报告情况依靠的是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即使再苦再难,老孟和妻子对于肩上的重任从未打过退堂鼓。

就这样,寒来暑往,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在“望火楼”的工作日记本上,夫妻俩你一页我一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工作簿。“莫里莫,报正常……” 这6 个字是老孟和妻子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同样的话,每天重复不下50 次。每次的瞭望都要记录在一本《望火楼瞭望报告日记》 上。多年的锤炼,老孟和妻子一眼就能区别是烟还是雾,也知道四周远近的各个方位是哪座山哪道岭。

孟庆林夫妻俩所坚守的望火楼地处莫里莫营林区的山巅,距离山下最近的村庄骑摩托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一年只有三个月无霜期的坝上,加之妻子患有心脏病,老孟不敢轻易下山,也只有在需要买菜的时候匆匆忙忙下山一次,而那一次妻子突发心脏病的经历,让老孟彻底怕了,“那一年冬天,大雪封山,妻子突发心脏病,来不及多想,骑上摩托车就带她去医院,摔倒了好几次,车也走不动了,索性在山路旁掰了一些树枝做成简易雪板,让妻子坐在上面,拉着她一路到了医院。后来怕有了病治疗不及时,家里准备了各种常用药,满满的几抽屉,我和老伴已经久病成医。”有了那次后怕的经历后,老孟在大雪即将封山之前,都会买一些白菜、土豆、酸菜等容易储存的“猫冬”食品,几个月不下山,一直熬到雪融了,冰河解冻,春天降临到塔楼。

2014 年的10 月,对于老孟和妻子来说,是13 年的坚守中永生难忘的日子,当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在“望火楼”前正式运转的那一刻,老孟和妻子喜极而泣,十载春夏秋冬,十载刀耕火种般的生活终于结束了。

因为通不了电,夫妻俩靠点蜡烛取亮;因为没有电,仅有的一部诺基亚手机,需要准备10 块电池,即便想念儿子,也是长话短说草草挂了电话,他们要确保拥有更多的电量保证正常通报。这一切,至今想起,依然历历在目。

2017 年7 月28 日,时隔近三年半的时间,当记者再一次走进这间仅有四平方米的狭窄空间内,面对记者的采访,老孟感慨地告诉记者:“这几年变化太大了,虽然孤寂的生活状态一直在延续,但这里通了电,接了水,进山的路也即将铺上柏油路,这不连我的摩托车也淘汰了,换成了四驱SUV。”相比上次记者探访,现在的老孟和妻子看起来更年轻了。

而对于这辆刚刚磨合不足一个月,仅仅上路两次的新车,老孟坦言:“去年冬天一次下山,骑摩托车摔伤险些致残,妻子心疼我,拿出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买了这辆车,这样就不用我每次下山她都提心吊胆的了。”

回忆起那次摔伤的惊险一幕,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但老孟至今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2016 年1 月10 日,进入了腊月时节,连日的降雪让坝上的气温骤然降到了极点,而下山的路也被大雪覆盖,为了赶在过年之前两个人的年夜饭能添上几样新鲜蔬菜,老孟不得已骑上摩托车踏上了光滑的雪路,摩托车不停地在雪路上打滑,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一般,由不得自己控制,最终还是没能控制好摩托车,车轮一滑,老孟连人带车被重重地甩出了好几米,摩托车车把从右手掌的食指处穿进去,鲜血瞬间将地面的皑皑白雪染成了红色。

老孟强忍着剧痛拿出手机,没有信号,根本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来不及半点迟疑,他一路踉跄地往梁上爬,平时不足十分钟的路,此时走起来异常地艰难,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借助手机屏幕上微弱的信号,联系上了驾驶技术好且有私家车的侄子。打完电话的那一刻,老孟失血过多,身上已经没有了力气,晕倒在地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躺在病床上。

“躺在病床上,心里时刻惦念着望火楼内的情况,毕竟我们夫妻俩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病床上躺了二十多天后,老孟还未拆线就回到了望火楼内。

而对于老孟和妻子在望火楼13 年的坚守,在别人的眼里,有着太多的不被理解甚至荒诞无稽,曾有亲戚在老孟和妻子去考试时替了他们几个小时的班,当交班的那一刻,这个亲戚带着嘲讽的语气说:“这个工作太无聊寂寞了,就是给我几百万我也不干。”话语虽有半开玩笑的味道,但足可以看出老孟和妻子数十年如一日单调和孤寂的生活常态。

面对这些,老孟和妻子心里没有怨言,因为他们心里深知,夫妻望火楼这样的模式更有利于工作,夫妻荣辱与共,所以也更有责任感。13 年的时间里,孟庆林夫妇发现过几次险情,也获过表彰,“看到这片‘林海’,心里觉得挺有成就感,这个工作虽然看上去普通,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代替的,林海需要我们。”老孟和妻子感慨地告诉记者。

“望火楼”内有了电,也接通了网络,需要备10 块电池的诺基亚手机被淘汰了,老孟和妻子也换上了智能手机,相比之前对外界信息的闭塞状态,老孟和妻子也尝试着玩微信、看新闻。最近他们夫妻俩一直关注的是朋友圈内所有林场人转发的与塞罕坝有关的一切新闻。

“在每年近10 个月的防火期里,我们夫妻俩每隔15 分钟就要瞭望一次,一天就要瞭望96 次,一年要瞭望28000 多次……55 年来,共有近20 对夫妻守过望火楼。我们只是其中的一对,手捧前辈们瞭望的接力棒,坚守着这份责任和重担,才得以实现这55 年间上百万亩的塞罕坝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在老孟夫妻的眼里,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创业史,不仅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巨大绿色财富,而且创造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这样的精神支撑着他们继续坚守下去,直到依依不舍地离开4 平方米的“望火楼”那一刻为止。

守住绿水青山,塞罕坝创造了价值难以估量的金山银山。

塞罕坝草原的人工林面积在同类地区居世界第一。

塞罕坝人工林按一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 圈。

10 年间,北京的沙尘天气减少七成之多。

如今这里已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最佳森林公园,它巨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为辽河、滦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 亿立方米;以现有的林木蓄积量,塞罕坝每年释放的氧气可供近200 万人呼吸一年;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 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

而巨变的背后,离不开塞罕坝山巅上的守望者。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