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头条新闻

平泉黄土梁子林场在石质荒山创造人工林海奇迹纪实

2017-08-17 09:33:14 来源:承德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承德市区向北驱车120 多公里,冀辽蒙三省交界处。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

这就是平泉黄土梁子林场。

“山是和尚头,雨多洪水流,有山无柴烧,用材更发愁。”过去,这里是荒山秃岭,兀石覆盖,难觅绿色。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如今,这里青山绿水,林木青翠,溪流山涧。

时间于历史的苍凉和现实的温暖中穿行,老哈河延着千年的幽静步伐缓缓流淌,守护着两岸无数的生灵,见证着这里发生的绿色奇迹。

六十三载,寒来暑往。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山秃岭,变成22万亩人工林海,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0.6%到71%,成为河北省第二大人工林场,黄土梁子务林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与担当,闯出了一条荒僻石质山区科学造林育林新路。

青山不语,绿色为证。实现“生态保护与森林培育并举,森林经营与产业开发共赢”,跻身全国十佳国有林场,黄土梁子务林人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中,创新营林管护理念、探索林业产业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挥毫泼墨写出一个大写的“绿”。

循着绿色的召唤,穿行浩瀚林海,黄土梁子林场每一棵树都在告诉我们:回望来路,展望前程,这里有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这里有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这里更有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与担当。久久为功赢得满目青山翠——

面对恶劣环境选择苦干实干,在荒僻石质山区放飞绿色梦想,创新“小反坡”技术破解难题,多项造林经验在全国推广,为京津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2016年8月23日,国家林业局举办全国国有林场场长培训班,120家国有林场负责人齐聚平泉,会议一项重要内容是参观考察黄土梁子林场。

为什么一个地处河北偏远地区的县属国有林场能够进入国家林业管理部门的视野?

这是因为,黄土梁子林场经营管理创新走到了全国前列。如果按照每公顷森林提供价值8.5万元的通行标准计算,这个林场每年可为社会提供生态价值12亿元以上。

如果你认为这里原本就是一片浩瀚林海,生态优良,那就错了。从最初的森林覆盖率仅为0.6%到现在的71%,从过去500亩天然残次林到如今22万亩人工林海,黄土梁子林场花费了整整63年。

时间回溯到1954年。“山间无绿、百姓无柴。”是当时地处冀辽蒙交界区域的黄土梁子林区的真实写照。

黄土梁子林区北与内蒙古宁城县接壤,距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仅为400公里,是风沙南侵京津的最前沿。

往北是茫茫大漠,往南是京畿重地,面对茫茫荒山,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京津。

生态恶化,警钟骤响!造林绿化,势在必行!

这道连南接北的重要生态屏障决不能坍塌!1954年,为响应国家号召,黄土梁子林场建立,立志造林植绿,阻断风沙。

扛着行李卷,交粮票吃派饭,带着使命至上的责任感,带着培育绿色希望的激情,李文儒和8位铮铮铁骨硬汉来到了这片偏僻贫瘠的荒山秃岭。

没有资金、没有场房、没有交通工具,黄土梁子村里的一个破庙成为他们遮风避雨的住所。夜晚睡在庙里的供桌上,寒风裹挟着沙粒肆虐地抽打着这群“不速之客”。白天走家串户搞宣传、爬山越岭做指导,汗水浸透了衣服又凝结成霜。

“一怕影响放牧,二怕无处开荒,三怕造林不活”,这是当时所有群众的顾虑。今年84岁的老场长李文儒回忆说,当时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把林子造起来,有村民叫板说,就凭你们几个人想造林,简直是做梦!

在质疑声中,他们没有动摇。因为他们坚信,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来源于“誓将荒山变绿洲”的坚定信念,来源于“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的奋斗精神,也来源于尊重生态造林规律的科学态度。

春季造林,前后只有清明到谷雨的短短十几天,单纯依靠9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

“依靠群众造林!”挑水、挖坑每天1.47元,栽苗每天1.26元,9个人分成两个小组,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学,带着几百名“日工”义无反顾地造起了林。

1955年春,9个人带领群众,研究种植“靠山苗”完成了800亩油松植苗试验,秋天验收成活率达90%,800亩荒山盖上了绿毯。

800亩的油松在向世人昭示着“生”的希望,所有人在汗水与泪水交织中欢呼雀跃。

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他们面前:“日工”造林虽然成活率高,但速度慢,每年并不能在春季造林的时间里按规定完成造林任务。

“日工磨洋工,计件打冲锋”,“日工”速度慢,“计件”成活率低,从“日工”造林,到“计件”造林,在短短的几年实践中,9个人想了很多种群众参与的方式都因为种种弊端,未能继续实行。

1960年,接过场长重任一年后的李文儒经过反复调研,认真思考,本着“宜林宜农”的原则,决定采取造林任务承包到户的造林模式。

林场和农户签订“五包四保合同”。“五包”即农户包造林、包整地、包成活、包抚育、包管护;“四保”即林场保技术指导、保良种壮苗、保及时付款、保林副产品收益。这一模式,让群众造林热情高涨,实现每年造林6000多亩,很快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学习。

搞林场建设,最为根本的是绿化,其真正体现的标准就是绿化率。在年均气温不足7 摄氏度的干旱地区要实现全覆盖性绿化,难度可想而知。而黄土梁子林区多为石质山区,阳坡干旱、土壤瘠薄,植树造林成活率几乎为零。

能不能把农业的抗旱技术应用到林场呢?既然油松苗喜阴,就把穴周边的土刨下来,堆成土埂制造个“小反坡”,是不是就可以呢?

困难带来的压力化作科研攻关的动力,经过不舍昼夜的研究,认真细致的实地分析,1976年,李文儒和林场工作人员提出把阳坡平面变成反阴坡斜面,形成小反坡油松直播造林方法。

那一年,雨水充沛,在三家北山阳坡的30亩实验林成活率高达95%。

李文儒和林场职工欣喜若狂。第二年,“小反坡”栽种技术在小龙潭阳坡大面积推广。

“开始在小龙潭山阳坡植树,那可真是上山一身汗,下山一身霜,但第二年春天,坏消息传来,成活率不到5%,看着那没有成活的树苗,心里特别难受。”李文儒说。

毁了,从头再来。黄土梁子务林人沉下心来,找原因、想对策。

李文儒带着技术员一次次实验,总结经验,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小反坡底层草皮没有铲除,遇到干旱时影响幼苗吸收水分,导致幼苗旱死。表层浮土过厚或者过薄都会影响出苗,需要根据每年情况作出适时调整。出苗期鸟类的破坏也是导致幼苗无法生存的重要因素。

不舍昼夜,苦干实干。第三年,黄土梁子林场运用“小反坡”植树法栽油松100多亩,成活率高达90%。4年后,4 万亩石质荒山全部绿化,从此彻底消灭了场区内所有荒山。

黄土梁子林场发明的“小反坡造林”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项技术的应用推广破解了石质山区阳坡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有力提高了造林质量,加快了林场造林绿化速度,对燕山、太行山植树造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全省加快荒山绿化步伐提供了成功经验。

同时,林场还探索出了“春夏秋”三季造林常识:“阴坡松,阳坡槐,沟堂两岸栽棉槐”“刺槐春栽秋不栽,秋栽冬冻不成林”“深栽实踩不窝根露根,埋土堆防寒又防兔”多项造林经验。1986年,在河北省林业会议上,省林业厅提出了“机械造林学塞罕坝、山区造林学黄土梁子林场”的号召。

“塞罕坝作为塞外高寒坝区,都能造出一片片树林,如果没有一股子精神,是无法做到的,塞罕坝精神给我们务林人巨大鼓舞和启发。”1977年秋,李文儒身穿棉大衣站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浩瀚林海中参加了河北省造林现场会。那一刻,追逐绿色的梦想已在他的心中深深扎根。

苦心人,天不负!黄土梁子务林人用行动证明:再难,树都能一棵棵栽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

岁月的印痕,刻在树干一层又一层的同心纹路上,表征着时光进度与世事变迁。黄土梁子林场如今终于从“荒”的深渊爬了上来,挺立起“绿”的身姿。痴心无悔守护绿水青山——

稚嫩的树苗一棵棵栽下,执着的心一颗颗扎根,望火楼的执着坚守诠释使命担当,变害为宝创新营林管护理念,黄土梁子务林人将辛劳刻在浩瀚林海的树木年轮里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绿色,黄土梁子林场无处不在的生态自觉更加可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成为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一种生态文化。

伸手不见五指的一个黑夜,山风肆虐地狂吼,发出阵阵恐怖的怪响。

时钟指针已经指向夜间12点,在黄土梁子林场龙潭沟的一个道口边,冰冷的地面上静静地趴着5个人,5 双眼睛在黑夜中死死地盯着路口。

地面上的寒气透过棉大衣直往身体里钻,手麻了,脚也冻僵了,站起来活动一下或是吸支烟也许能消散寒气,但是他们在等待、在忍耐,时间如同那深夜的湖水,平静的让人心悸。

深夜1:32分,前面隐约出现了两个扛木材的身影,越来越近,已经听到他们的脚步声和喘息声。“站住”,突然一声大喝,瞬间5支手电筒的光亮刺破了寒夜的黑暗,盗伐分子和所盗木材被5名护林员现场截获。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

远离人群,走进深山,以山为邻,以树为伴,夏日头顶烈日、冬天脚踩积雪,这就是黄土梁子林场长期坚守一线的护林员,他们把脚步留在林间,也把辛劳的日月刻在树木的年轮里。

“火灾、虫灾、滥砍盗伐是森林三大害。”现任场长迟明峰说,这片森林就是我们的眼珠子、命根子!黄土梁子林场来之不易,如果不精心地去呵护老一辈们用心血培育起来的这片绿,就是我们这代务林人的失职。

龙潭山巅,海拔980米。沿路向上攀爬,悬崖峭壁上,一座望火楼映入眼帘。浩瀚林海中,望火楼显得突兀而又孤独。

建龙潭山望火楼时,由于地势险峻,建造材料无法运上山,林场人和五六百名中学生,在3 公里的陡峭山路上排起“人龙”,人手接力将砖头传递上山。

1999年10月,带着林场的重托,带着家人的不舍,39岁的杨庆臣成为第三代观测员,来到龙潭山望火楼,一干就是18年。

作为曾经林场的监伐工,黄土梁子林区的哪座山有多少林子,树种是什么,杨庆臣样样清楚,被林场干部群众称为林场“活地图”。

驻守望火楼,注定要与孤独寂寞为伍。

望火楼没有水,就只能靠人背着物资往上爬。每次杨庆臣上山都要背着20多公斤的生活用品和水,3公里的山路,因地势险峻,每次都要走上1个多小时。

他每天的伙食就是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咸菜就着白开水,唯一能够改善一下的就是偶尔吃上一顿挂面、方便面。

“山上风大,每次一刮风屋里就是一尺厚的土,每次睡觉都是把自己蒙进被子里,不然觉得整个人都会被土盖住。”杨庆臣说。

刚上山时,望火楼没有通电,每天晚上,杨庆臣就点着蜡烛对着黑漆漆的山林喊上两嗓子,这也算是望火楼里唯一的“娱乐生活”。

最让杨庆臣感到恐怖的是雷雨天,望火楼成为“吸雷针”,闪电打出的大火球从天而降,感觉一个劲儿地往屋里钻。18年来,望火楼已遭遇4次雷击,严重时甚至将房顶击穿,地板砖击碎,电视电话全部损毁。

到了冬天,望火楼室外温度达到零下40度,望火楼里只靠一个炉子取暖。杨庆臣要赶在入冬前和别的观测员一起,把800多公斤的煤驮上山。

2003年春节后,一场罕见的大雪封住了唯一的山路,物资没法及时运到山上,杨庆臣每天就吃一顿饭,在望火楼坚守了20多天。

防火大于天,望火楼绝不能没人值守。所有的心酸泪水只能往肚子里咽。

艰苦的工作环境让杨庆臣3 次患上肾结石入院治疗。医生说,这个病是因为体内缺水,长期不饮水或饮水过少导致,但每个在望火楼上工作过的监测员都明白,水在望火楼上的重要性。

2015年,黄土梁子林场对望火楼进行了全面修葺。最让杨庆臣高兴的是,到望火楼终于有了走车的“路”,他再也不用扛着二三十公斤的物资走山路了。

在黄土梁子林场,有无数像杨庆臣一样的人,他们穷其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用青春、梦想、甚至生命,终把荒山变丛林,默默坚守护林,让贫瘠充满了希望。

为破解火灾之患,黄土梁子林场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研制了森林草原防火阻燃剂,通过不同浓度批次试验,成功用于森林草原防火,填补了河北省化学防火阻燃剂应用空白。每到防火关键期,在高危林区喷洒,有效地预防了森林火灾,此阻燃剂已被列人河北省创新应用科研指导性计划。

虫害是森林的第一大杀手,特别是松毛虫是森林病虫害之首,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

“松毛虫蛹羽化成蛾后,每只雌蛾可产卵200至600粒。1200只松毛虫从幼虫到成虫可以吃掉一棵大树。”迟明峰说,黄土梁子林场每年治虫资金高达40万元,2000年,松毛虫害面积达8万亩,损失100万元以上。

2003年的一天,正在为林区防治松毛虫感到头疼的迟明峰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山东临沂的乘客,了解到这个乘客做食用虫蛹生意,他当时就联想到松毛虫蛹或许也能变成食材。

迟明峰先是邀请那位食用虫蛹生意人前来考察收购,同时将松毛虫蛹送到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做检验。中心的检验结果显示,这种虫蛹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等18 种氨基酸,并含有钙、锌、蛋白质、磷等微量元素。

当年,山东临沂的收购者按16元一公斤的价格收购松毛虫蛹,迟明峰发动职工和当地农民上山拣蛹,十几天下来,就收购了10多吨虫蛹,一举不仅消灭了松毛虫,还为当地农民收入20多万元。

思想一变天地宽。变害为宝,“问题”变成“答案”。

此举在全国林业系统引起轰动,国家林业局专门为黄土梁子林场拨专款20万元,建起松毛虫蛹收购加工冷藏库。林场也建成了自己的松毛虫蛹加工厂,年生产加工能力50吨。这些虫蛹上了饭店的餐桌,主要销往北京、山东、广东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后来价格涨到了80元1公斤。

这种物理防治法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2009年,河北农大来林场做松毛虫课题研究;2011年,朝鲜土地和环境保护部森林病虫害管理局崔钟浩一行3人莅临林场考察松毛虫防治。

目前,松毛虫在平泉及周边地区得到根治,不仅是承德,就连周边的内蒙古、辽宁等地松毛虫都很少见了。

春去夏来,秋走冬至。因为牢记使命,他们甘于寂寞;因为追逐梦想,他们乐于坚守。稚嫩的树苗一棵棵种下,执着的心一颗颗扎根,整个黄土梁子林场都绿了。

改革创新促进绿色发展——

以改革激发动力,用创新擘画未来,开发“立体经营”寻求经济与生态最佳结合点,引智借脑依靠科技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全国“生态共生示范基地”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

在任何事物的发展史上,总是以改革激发动力,用创新擘画未来,才能一次次攻坚克难、再创辉煌。

1984年,国家林业体制改革,国有林场事业改企业,不再拨付人头费,林场实行自收自支。

国有林场进入经济、资源“两危困境”。如何既种出生态,又种出财富?

黄土梁子林场开始“找米下锅”,一个个以短养长的项目在各个作业区开花。冰棍厂、松枝粉加工厂、木削片厂,阶段性的曾经解决了部分资金困境,由于不适应发展大潮,在市场优胜劣汰竞争中败下阵来,淘汰出局。

到2004年,黄土梁子林场有职工188人,每年工资保险及办公费开销得800万元。靠成材林采伐及各类项目补助每年收入不到600万元,其余的资金缺口就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产业是关键。把产业问题解决好,就可以找到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的结合点。

林场领导班子确定了“科技兴林、产业富场、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在保护经营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引智借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林业生态产业,积极探索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做资源消耗的减法,也要做绿色产业的加法。

2006年,黄土梁子林场与北京林业大学等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启了借助“外脑”绿中淘金新征程。

在黄土梁子镇苏达营子村北方实验基地内,一片片一米多高的刺槐长势喜人。该基地主任杨晓辉介绍,“基地共有300亩地,主要用于培育优良刺槐品种。”

“平泉是全国食用菌之乡,菌棒所需的木屑基本都是刺槐。刺槐非常适合在中国北方地区种植,既能满足改善生态的需求,也可以解决树木与粮争地的矛盾。”该基地常驻专家李云介绍说。8年来,基地依托北林大的学科优势,培育出了以“北林槐”命名的植物新品种权4 个,并获得15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黄土梁子林场的管护中,历来都是科技“唱大戏”——

研究的《刺槐断根更新技术》 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同时获承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解决了刺槐多次平茬后萌蘖低的问题;

成功入围国家首批森林经营示范国有林场,在河北省首次实施公益林带状皆伐,结合森林抚育,创新“林苗一体化”经营模式,建山地苗圃3000亩;

与山东省农科院联合攻关,成立“黄林硒盛菌业有限公司”,先后培育出了富硒食用菌、富硒西红柿、富硒玉米、小米、苹果、板栗等系列农产品,其中,富硒香菇、平菇获得了河北省科技成果奖、承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往往是一对矛盾。如今,通过改革创新迎刃破解。

“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这席话,字字句句刻在黄土梁子林场人的心坎上。

黄土梁子林场人逐步改变以木材生产为核心的单一产业结构,构建可持续经营的绿色产业体系,让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和谐统一于莽莽绿海之中。

现如今,黄土梁子林场把生态建设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综合性开发实施“立体经营”,探索了“林木资源+林地资源+森林环境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型产业模式,努力创新生态产品、搞活生态经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民生效益多方共赢发展。

“林上”搞油松针研发,创新科技谋求林产品新发展——

在林场的产品展示室中,有机富硒小米、有机富硒大米、富硒食用油、富硒特酿等富硒产品被一排排的整齐排列,琳琅满目。

硒元素具有抗氧化、预防癌变、排毒、提高免疫力等多方面功能。林场依托林区丰富的资源开发出了营养化与功能化兼备的保健性农产品。目前,林场开发的各种富硒产品均达到了国家标准。

针对林场丰富的油松资源,林场领导班子到南方考察了油松采脂项目,2006年在林场引资50万建成油松采脂加工厂,2007年又进行了扩建,与浙江客商签订松香加工厂扩建合同,探索出了一条森林资源多重开发的新路。

“松针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备了良好的药用价值。”林场场长迟明峰说。2015年末,林场开始研发油松针酵素,目前实验进行中,已申报了国家专利。

“林中”搞森林旅游,打造未来森林旅游康养胜地——

嫩绿的小草、苍翠的大树、五彩的野花……雨后的龙潭山公园,空气清新,沁人心脾,草木繁茂。置身于这美丽的森林公园,欣赏着满眼的绿意,嗅着阵阵的清香,微风拂面,舒服极了。

春季,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夏季,树林阴翳,郁郁葱葱;秋季层林尽染、百果飘香;冬季,天抹微云、山掂衰草……龙潭山森林公园内四季皆美景,森林覆盖率高达95%,是一座原生态的“天然氧吧”和“动植物基因库”。

森林公园脚下还有石洞子革命圣地红色旅游区和五虎马梁的岱王城红山文化遗址等,每一处景色都有一个个久远的传说,与森林公园交相呼应,这里是消夏避暑,观赏、摄影、休闲的好去处。这里地处于北京——承德——内蒙古黄金旅游线路上,地理位置优越,正在申报省级森林公园,未来将成为森林旅游与康养的天堂。

黄土梁子林区依托林区的龙潭山、八王辽代古墓群、蛤蟆石奇观、石洞子村革命老区遗址等人文自然景观,着力打造森林休养产业,既为林场培育了新业态,又为农民打造了就业新平台。

“林下”搞食用菌栽培,香菇基地引八方客来——

沿着黄土梁子镇小庙村茶棚凉山的崎岖山路驱车而上,一片片绿色不断映入眼帘,油松、刺槐、落叶松……郁郁葱葱,令人目不暇接。在高大的落叶松林深处,林下的一个个湿润的菌坑中,香菇菌棒在雨后纷纷打开了伞盖,犹如一张张孩子的笑脸。

这里就是林场的仿野生种植基地,林场的技术人员和山东大学的专家教授们联手,在林下进行蘑菇的野生化生产,林下植被丰富,氧气充分,腐殖质较多,给蘑菇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近几年,每到夏天,来林场避暑的人常常会到这森林深处,采摘购买野生蘑菇,络绎不绝。

依托林下资源,2014年起,林场分别在不同海拔、林分地块进行了林下培育富硒食用菌实验获得成功。这项技术已经获得了两项省级科研成果和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食用菌发展与粮争地的问题,并给游客提供一个采摘人工培育仿天然蘑菇的旅游游玩场所,带动了旅游发展,助推了当地精准脱贫。

赤诚化作千山绿,心血浇成万里妍。

昔日的漫天黄沙、穷山恶水,如今的满目苍翠、绿水青山。黄土梁子林场半个多世纪生态环境的变迁,印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则:“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守住绿水青山,黄土梁子林场成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有力生态支撑——

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破坏,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使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种群不断扩大;

减少地表径流量,防止土壤流失,保育了土壤肥力,净化了辽河水系水质。据统计,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辽河源头的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有效涵养水源量为717万立方米。

经营绿水青山,黄土梁子林场在构筑京津生态屏障的过程中打造了良性发展的产业链条——

黄土梁子林场被中国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定为“生态共生示范基地”;

2017年4月,被中国林场协会评为“全国十佳林场”;

河北省科技厅将黄土梁子林场探索成功的“林下培菌产业”列为示范推广项目,走进塞罕坝阴河林场进行实验推广……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黄土梁子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书写一个绿色传奇。

茫茫林海缄默无声,却以伟力撑起一片新天地。一场场经历,一次次嬗变,黄土梁子林场行走在见证风霜雪雨铸就绿色丰碑的路上,栉风沐雨,壮歌飞扬。

责任编辑:段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