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承德时政要闻

用生命铸就绿色梦想
——塞罕坝机械林场一线建设者风采录之五

2017-08-17 10:04:58 来源:承德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天空灰蒙蒙的,周围弥漫着凉丝丝的雾气,一阵阵晨风从湖面扑过来,撩起人们的缕缕细发,清晨四点的塞罕坝,美得像一个梦境。

此时,塞罕坝七星湖景区的栈桥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走在桥边,感受这清凉的湖水和泥土的芬芳,等待着太阳升起那一刻,带来新的一天和新的希望。

人们梦中的世外桃源,大抵如此了。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天空似乎有点儿亮了。

放眼望去,东方天边微微呈现橙黄色,天空发出微弱的光亮。

渐渐地,太阳探出前额,它好像背着很重的包袱,一点儿一点儿地升起,光亮穿过林海,透到每个人的脸上。

太阳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跳着。

突然,它如释重负般地跃出地平线,刹那间发出夺目的光亮,旁边的云彩也被镀上一层金边,塞罕坝的万亩林海在它的照耀下生机勃勃,无边无际的森林美景倒映在眼前的七星湖湖面,以远处的湖边为分界线,一半苍翠,一半水润。

塞罕坝,苏醒了。

落叶孤松

荒漠中孕育生的希望

观林海日出,是人们欣赏塞罕坝美景的第一站,驾车行驶在公路上,仿佛穿梭在热带雨林,眼前、脚下、身边,全是绿色,塞罕坝的生态之美让游人如痴如醉,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感受到了视觉和心灵的强烈震撼。

这里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面对眼前的美景,我们很难想象到,55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漠。

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正遭受着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难。风沙侵袭困扰着一座座正在兴起的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考验。

1961年10月,正值金秋时节,塞罕坝却已寒风凛凛、冰冻成霜。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一行冒着严寒来到塞罕坝,寻找植物生存的痕迹。

300多年前,这里曾是清朝皇家围鹿打猎的地方。清末,国势衰微,内忧外患,“木兰围场”被开围放垦,树木被砍伐殆尽,加之山火不断,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留下的是恶劣的气候和荒漠的土地。这个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风沙肆虐、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究竟塞罕坝能不能建林场,刘琨没有把握。

彼时,荒漠中的绿洲,是一个遥远的梦。

“快看,那有一棵树!那棵树还活着!”正当众人苦苦寻找绿源的时候,这一句话,像一剂强心针,让所有人沸腾了。

荒漠中的一棵小树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这棵活下来的树,或许就是绿洲的希望。

据当时的林业专家判断,这是一棵落叶松,约有一百五十年的树龄。它就是现在人们口中的“功勋树”,在林场北部的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内。

这棵落叶松不高,树干也没有那么粗壮,但当它的千百万同伴以各种原因死去的时候,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它顶风冒雪的坚持,或许就是为了启示人类,这里可以再成森林。

1962年2月14日,林业部下达(62)林造国惠字第12号文件《关于河北省承德专区围场县建立林业部直属机械林场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

林业部为塞罕坝林场配备一支高规格、精干的创业队伍,这支队伍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不到24 岁。就是这369人的队伍,拉开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的大幕。

一草一木

创造人间绿色奇迹

初来乍到,这些热血青年就被眼前寒冷、荒凉、闭塞的塞罕坝震住了,美好的憧憬和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这一颗颗原本沸腾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每个人的理想和意志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冬季是最难熬的,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滴水成冰,几乎天天下雪,雪深没腰,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盖,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几乎中断。”

“你问当时天气能冷到什么程度?早上起来,棉被边是白白的一层霜,胡子、眉毛上全是白霜,眼前的火炉子明明着着火,但就是没有热的感觉。”

年轻人在不安和寒冷中等待着。

记者在林场保留的视频资料中看到,当时的塞罕坝是一片土黄色的荒漠,一眼望去,看不见任何绿色植物,职工们每天拿着锄头上山,用自己的双手在荒漠上一棵一棵地栽种树苗。

创业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极其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连续的造林失败,动摇了大家的信心,塞罕坝造林事业处在了生死存亡边缘。

1964年春天,仿佛比往常来得更晚一些。

时任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的王尚海带领职工集中在马蹄坑,种植自己培育的落叶松幼苗,造林516亩。

这就是让人们难以忘怀的“马蹄坑大会战”。

“马蹄坑大会战”所植落叶松平均成活率达90%以上。

这一次,坚定了塞罕坝人创业的决心。这片树林,就是塞罕坝机械化造林最早成功的实验林。

荒漠里植树大获成功,健康成长的小树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明天的森林,梦想一步步近了。

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开足了马力,造林季节也由每年春季造林发展到春秋两季造林。截至2016年1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全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 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

如今的马蹄坑,已经成为一片参天耸立的森林,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王尚海纪念林。

王尚海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他带领全场职工植树造林、积极创新。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塞罕坝。

1989年底,王尚海老人在弥留之际心中所念的依然是塞罕坝,家人遵从他的遗愿,将老人的骨灰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这片松林也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

如今,老人墓前的鲜花常换常新,他成为了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人,也感动着所有经过这里的人。

世代相传

绿色林海生生不息

55年后的今天,人们能够从卫星地图上看到,绿色的塞罕坝,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忠诚地守卫在京津北部,阻断风沙,为人们带去绿色和希望。

创业难,守业更难。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其更大的生态效益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

“种好一棵树,比养个孩子还难!”

这句话,听起来夸张,却是每个林场职工的真实感受,“孩子会哭会闹,但是树不会,你只能自己去观察、去呵护它。”

如果说,所有的森林都面临火灾威胁,那么,沙漠中森林的隐患就更大。

由于气候干燥,塞罕坝的防火工作一直箭在弦上,林区的9个制高点都设有望火楼,瞭望员驻守在离生活区很远的望火楼,生活艰难,寂寞难耐。

望火楼的瞭望员们,是最孤独的守望者。

如今的塞罕坝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都通过考试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

他们的到来,为林场注入了新鲜血液。阴河林场的杨丽就是其中一员。

初见杨丽,这个年轻清秀的女孩儿让记者眼前一亮。

杨丽是一名80后,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考试来到阴河林场工作,虽然来之前已经对林场有所了解,但初到这里,还是有些不习惯。“离县城、市区都很远,当时条件也没有现在好,没有班车,出去一趟很不方便。”刚刚毕业的杨丽对新的工作环境很不适应,不过,她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7年后, 2016年,杨丽继续攻读河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专业的在职博士学位。常年在山上工作的她认识上百种野生花卉,熟知它们的分布,这也成了她研究时的优势。

杨丽喜欢安静,享受研究花草给她带来的乐趣。“我的目标是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丰富林场内的花卉种类,我所学的专业就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能够学以致用,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杨丽说,她已经爱上了林场生活。

55年寒来暑往,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在茫茫荒原上植绿造林,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

责任编辑:段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