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承德时政要闻

双桥区全力推进民心工程建设纪实

2018-01-05 17:52:31 来源:承德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稳固民生之本做实民心工程

——双桥区全力推进民心工程建设纪实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在双桥区,“民心工程”就如缕缕温暖的春风,浸润着百姓的生活,为千家万户带来福祉。

一直以来,在追求区域经济跨越赶超的发展之路上,双桥从未放缓过民心工程建设的脚步。一项项民生工程如火如荼,一件件惠民实事温暖人心,一份份民生答卷饱含深情。全力推进“民心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成为双桥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温暖印记。

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最有效的是持续办实事,对群众“一诺千金”。从基础设施便民提质、就业创业富民增收、社会保障扶危济困,到生态环境优化宜居、医疗卫生服务提升、文体教育发展利民……自2007 年开始,双桥区连续10 年实施幸福百姓“民心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顺乎民意培养新优势,全力推进民心工程建设,力促民心工程早实施、早见效,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不少百姓的热切期盼成为现实。“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将把更多的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力争使百姓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幸福指数得到提升,全力推进新时代‘活力之城、幸福双桥’建设。”双桥区委书记宋成立如是说。

完善社会保障幸福千家万户

为政贵在行,民生重在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桥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坚决守住民生的底线。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保基本和“雪中送炭”上,紧紧把握民生脉络、补齐“短板”,扎实推进民心工程,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民生就要稳就业。双桥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创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加稳定的就业。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截至目前,本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61 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2.8%;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92%以内;全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55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9.8%。积极帮助重点人群就业,搭建创业平台“双桥就业之家”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组织开展“春风送岗位”和“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共挖掘就业岗位50 个,4300 余人与各类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其中大中专院校学生154 人。为就业困难重点群体提供援助,截至目前,共帮助116 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116%;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9 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4.8%。落实精准扶贫、推动贫困劳动力脱贫,联合农业部门开展针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截至目前,对本区确定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65 户160 人进行全面摸排,最终确定就业扶贫建档立卡27 户36 人;收集岗位信息65条,推荐5 户6 人实现稳定就业,精准扶贫就业5 人。加快各类创业园区建设,促进“双创”取得新成果,与电子商务产业园共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以来,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现吸引入驻项目30 个、吸纳农民工等各类群体420 人就业。做好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累计发放《就业创业登记证》33813 本,认定就业困难人员3269 人。

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始终是党和政府最深的牵挂,是民生安全网必须首先筑牢的“网底”。双桥区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截至目前,本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6548 人;完成缴费申报102 个单位,已实现首期征缴与首期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0468人,待遇享受人员8720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养老金发放822.24 万元,发放率10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134163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6%;失业保险新增扩面1750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875%。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工作,组织召开全区信息采集工作培训会议3 次,讲解相关政策及具体软件操作流程,统计参保人员信息,认真做好分类工作,目前共采集110个单位,完成28 个单位的缴费结算。按时间节点完成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工作,2017 年符合救助条件147 人,救助总金额58.8万元,已全额发放到位。做好退伍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工作,责成人社部门与民政部门协同配合,积极查找联络方式,为2015—2016 年度双桥区辖区内退伍军人202 人办理了养老保险接续工作。大力推进本区被征地养老保险工作,结合实际,充分调研,起草了《双桥区人民政府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方案》,于2017年9 月18 日经省人社厅批复通过,按批复要求,出台了《双桥区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于2017 年11月20日正式颁布实施,预计可使1 万余名被征地农民受益。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一个个具体的民生指标,一项项实在的民心工程,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真正得到实惠。一个个民心工程包含着火热的民生温度,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聚焦民生需求筑牢稳定之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双桥区始终以最大力度推进民心工程建设,时刻瞄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增强百姓获得感与幸福感。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住房保障工作不断深入。双桥区致力于打造精品街巷,完善城市路灯设施,加强污水管网改造,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目前,污水散排口治理工程、庄头营东山道路PPP 项目、牛圈子沟路整体维修工程均已完工,极大便利了区内居民的生活与出行。积极推进燃煤锅炉改造、散煤治理及农村气代煤项目,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目前水泉沟区域燃煤锅炉整治工程及双桥区老旧小区散煤治理项目均已完工并接入供暖。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做好公租房分配工作,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 2017 年以来,双桥区城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3788 户(套),基本建成住房1716 套,全年新增住房补贴100 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7 户。加大老旧小区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投资600 余万元对16 个老旧小区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共惠及83 栋楼,1682 户居民;针对老旧小区无专业物业管理、基础设施较差等问题,陆续投入30 余万元开展物业应急处理工作;拟定了《双桥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新建住宅小区、老旧小区等不同类型完成4个小区试点治理工作。

不断规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贯彻落实低保政策,做好低保调整标准工作,从2017 年1 月起,大幅提高城市及农村低保标准,截至到2017 年11 月,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979 万元,切实发挥民政的兜底作用。全面开展低保核查工作,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开展低保复核工作的通知》,真正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按照省、市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对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同步开展识别认定,采用推倒重来的方式,重新认定精准识别低保和五保户,符合条件的重新填报《低保申请审批表》和《特困人员申请审批表》,重点纠正保人不保户,目前正在对上报人员开展核查。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按照区出台的《双桥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全年共为216 名生活困难的群众发放救助金30 万元。做好以奖代补资金和残疾人“两补”补贴发放工作,共为69 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发放以奖代补资金8.2万元,累计为7.6 万人次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119 万元。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救助实施细则,按照《承德市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水平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工作实施细则》,责成区民政局与人社部门、医保中心做好衔接工作,实现与市社保局医疗救助中心联网,为城乡困难居民实行“一站式”直接救助结算。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城市特困供养人员按照每月715元标准发放生活费,并根据评估结果,分别按照318元、239 元、159 元的标准发放护理费;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按每人每年5000 元标准发放生活费,已全部发放到位。继续开展慈善救助工作,与浙江杭州万向集团慈善基金会合作共同实施“四个一万”工程,2017 年共救助248人,发放救助金50.44 万元。

民心工程也孕育着新的需求热点。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等相关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棚户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文化产业项目等一系列民心工程的建设,拉动了投资,稳定并扩大了就业,带动了一大批相关行业的持续发展。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振兴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心声与期待永远是施政所向。一项项民生谋划,准确把握民生脉动,生动诠释了双桥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生生不息的新起点。

提高公共服务改善群众生活

时刻倾听百姓的心声、回应百姓的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值,从来都是一个动态指标。生活好了,医疗能否更便捷些?有学上了,教育资源布局能否更均衡些……顺应百姓新期待,双桥区不断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民心工程建设。

纵深推进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稳步推进。面对看病难、看病贵,双桥区打出了一整套系列组合拳。为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双桥区卫计局和双桥区财政联合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绩效考核小组,明确了职责,同时起草了《201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和《201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强力推进药品采购制度,严格落实“两票制”,制定并印发了《村卫生所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管理办法》,与村医签订药品零差率销售承诺书;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面实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药品零差率销售,完善备案药品采购管理,基本药物使用覆盖率达到100%;落实财政集中收付管理办法,按规定时限30 日内统一向市卫计委支付货款,确保了药品网采及时结算。自2017 年11 月市卫计委下发“两票制”实施方案后,双桥区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正式开始实施“两票制”。

加快推进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双桥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织专科医生、签约医生、签约助理共计271 人,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4个,常住人口签约共计103688 人。加强健康教育服务。通过进村宣传、为农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2017 年双桥区继续开展老年人免费体检活动,城市扩大到60 周岁及以上,农村扩大到55 周岁及以上,截至目前,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36.19%,本年度共为14541 位老年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开展分级诊疗工作。双桥区进一步完善《双桥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同时将分级诊疗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紧密结合,完善了慢性病形成分工协作机制,努力在全区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积极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工作。为充分发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政策合力,有效缓解城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结合本区实际,区卫计局联合区扶贫办、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制定了《双桥区城乡贫困患者区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实施方案》,召开了双桥区“先诊疗、后付费”专题会议。印制了双桥区城乡贫困患者区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流程图及明白纸,制作了横幅、展板、宣传画在醒目位置悬挂和张贴,广泛宣传,切实提高了群众知晓率,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让贫困患者享受到了优质、有效、安全、价廉的医疗服务。

教育改革让更多人共享“起点公平”。双桥区认真落实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要求,强化办学责任,优化教育资源,创新管理机制,深化教育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绩显著。出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全面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改革工作。科学规划布局,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制定《双桥区域内四年学校布局规划》,总投资6.5 亿元,实施11 所小学、4 所中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目前,普宁小学、汇水湾小学、会龙山小学今年暑期已经投入使用,民族小学、世纪城学校新建和老西营小学、双峰寺中学扩建工程正在抓紧施工。逐步缩小城乡办学差距,帮助10 所市区小学与20所农村小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有效提高了城郊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创新师资轮岗交流制度,以按需调配的原则,实行教师、校长系统内交流制度,近3 年,共招聘教师333 人,全部调配到城郊学校最急需的岗位任教,共有21 名校长进行了轮岗交流。实行集团式办学,建立市辖区小学教育集团和民族中学、师院附中2 个中学教育集团,每个集团由龙头学校统一调配利用教育资源,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实行“走教”制,目前,22名教师参与了集团内部师资交流。严格规范招生秩序,制定了《义务教育招生实施意见》《中小学招生划片方案》,2017 年全部实现小学生6 周岁入学和新一年级班容量不超55 人的目标。坚决遏制择校热,坚持不设重点校和重点班,各校均按照男女比例均衡分班,合理安排师资,保证学生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全局决策优先谋划教育发展,坚持科学调研,统筹布局,认真研究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在城乡建设规划中优先考虑教育发展,为双桥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组织领导优先满足教育需要,严格执行定期议教制度、区领导联系教育制度和教育督导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优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就学校布局调整、选聘师资等进行专题研究,及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建立稳定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通过“三个优先”保证教育事业各项支出,2017 年该区财政共安排教育事业经费5620 万元,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民心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不停歇的“一号工程”筑牢活力之城、幸福双桥的坚实根基。回首过去5 年,一项项民心工程如火如荼,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一件件惠民实事温暖人心,如一缕缕灿烂的阳光,温暖着千家万户;一份份民生答卷饱含深情,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正在双桥百姓身边次第展开。(赵木子)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