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承德社会民生

承德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王雪松

2018-06-06 17:52:10 来源:承德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总有梦想会花开

——记承德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承德同创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王雪松

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为摆脱贫困,他背井离乡,求学、创业,经百折而不挠。因为怀揣着回报家乡的梦想,他最后选择放弃城市,返回农村,做了山村致富的带头人。他就是年仅35岁的王雪松,返乡创业10年间,带领承德县刘杖子乡刘杖子村群众产业脱贫,发家致富,并于2016 年被共青团承德市委评为“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

梦想扎根家乡土壤

“上大学的时候,每一次放假回家,望着那每一条巷道、每一道梯田,我都感到一种鞭策,必须好好学习,不但为了我自己,还为了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

山里的百姓,出门就是上坡下岭,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王雪松深知农民的穷苦,所以从小就勤奋好学,喜欢钻研。2002 年,王雪松进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学习,主攻经济动物专业,同时完成了经济管理、饲料检测检验、特产加工等兴趣科目。

毕业后,王雪松进入东北最大的饲料企业从事技术部服务经理工作,深入生产第一线,帮助养殖企业解决棘手问题。因为勤奋好学,企业领导看出他是个好苗子,准备把他留下提拔重用。

2008 年的一天,王雪松在下班途中路过一处建筑工地,偶遇一群农民工围着老板讨薪。人群中,王雪松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老家的一个同村人,看到家乡人在讨薪,他的心里五味杂陈。

回到宿舍,王雪松给父亲打了个电话,说起这件事。“咱农村人挣点钱不容易啊!没钱,没本事,只能靠苦力!你有能耐了以后可不能忘了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就不能退后半步!”

那一晚,父亲的这句话始终回荡在王雪松的耳畔,同时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响亮的回应:“爸!我一定记住您的话!”

第二天,王雪松做出了一件让公司领导和同事都感到震惊的事——辞职。公司领导的诚心挽留和晋职加薪没能动摇王雪松回乡创业的信念,当天他就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不是没有纠结、动摇过。走出大山,到外面去闯世界,对年轻的王雪松曾是莫大的诱惑。但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的心还是深深系在故乡的土地上。

“上学时,我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服务村民乡亲,带领大家走出一条致富的道路。”王雪松的眼中充满坚定。

热血浇灌梦想花开

万事开头难。王雪松虽然有知识、有技术、懂管理,但创业的艰辛,还是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

“放着高薪工作不干,回到山沟里养鸡,你是不是傻啊?”

“有能耐的都往外走,是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因为养殖蛋鸡不仅投入大,而且风险性高,如果失败了就会面临倾家荡产的境况。在筹集资金、建设厂房初期,家人和乡亲的质疑、嘲讽,时时困惑着王雪松。

“选择了就要承受。”实现梦想的道路注定曲折,不过在王雪松看来,点燃梦想后,就要坚定地在践行梦想的路上走下去。

王雪松一面做家人的思想工作,一面做深入市场调查,蛋鸡养殖的市场现状行情、销售等,有时甚至要到几十公里外上网查询信息。缺少资金,他东借西借,说尽好话。建设鸡舍,他和工人一起和泥垒砖。投放雏鸡,防疫疾病,他整天整宿地泡在鸡舍里,吃饭睡觉也没离开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尝尽创业艰辛之后,王雪松终于开始收获。

2009 年10 月,王雪松的养鸡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了30 万元,并于同月投产,购进鸡苗3000 只,仅4 个月后,这3000 只鸡苗成长为蛋鸡并顺利出售,一年后就赚了10 万元。企业由最初的1 栋鸡舍、2000 只鸡,逐渐发展壮大,并初具规模。2015 年9 月,王雪松成立了承德同创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蛋鸡养殖走向了规范化、规模化。公司饲养的海兰褐、京红、京粉等优质鸡种在满足承德市场需求的同时更远销北京、唐山等地,生产的鸡蛋烹食鲜嫩、绿色无公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公司已经累计投资800 余万元,占地20 多亩,饲养蛋鸡达到10 万只,营业额达到1000 万元。(记者孙涛)

不忘初心再谱新篇

朴实的老百姓,最知道他做了什么。张福存在建设鸡舍初期就跟随着王雪松,现在他逢人就讲,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岁数不大魄力却不小,换作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在刘杖子村乃至乡里,王雪松算得上是一个成功人士了。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选择这条路的初衷。从第一次扩大养殖规模到现在,王雪松总是优先聘用本村的乡亲,特别那些家庭困难的人,他的养鸡场解决了大部分本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还不够,除了自己继续做大做强,还得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

王雪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村民发展养鸡没资金,他垫付;没技术,他手把手地教;没销路,他负责统筹销售。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王雪松积极配合乡里、村里脱贫攻坚。公司主动吸纳本村贫困人口10 余人就业,年收入达3 万余元。2018年公司自动化厂房建成后,将带动贫困户100 人以上实现产业脱贫,现在已经与78 户贫困户达成入股意向。

最初在心里替他捏把汗的长辈们,心里的担子也都放下了。在共同见证了他创业的艰辛后,个个打心眼里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孩子,让人服!

“最近正努力将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刚刚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养鸡系统,实现清粪、抓蛋、通风、湿度调节等自动化控制,年底蛋鸡养殖将达到30 万只,实现营业额3000 万元以上。”年轻的王雪松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