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承德区域新闻

滦平县积极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

2018-09-07 15:36:41 来源:承德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塞外新风润心田文明之花竞绽放

——滦平县积极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纪实

滦平县城一角

漫步在宜兴河两岸,垂柳随风摇曳,花团锦簇的丁香花香扑鼻,处处呈现出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象。

游走在南山公园,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一处处善行功德榜随处可见,无不让滦平人引以为自豪。

徜徉在滦平县城,宽阔而整洁的大街,车辆行人井然有序,高耸的楼房,葱翠的绿地,绘成一幅幅秀美的文明画卷……

初夏的滦平,生机勃勃,畅洁绿美,和谐文明之风为滦平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取得的成果谱写了动人的音符。

“我们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不光是为了拿牌子,而是以此为契机,与全县人民一道将我们这座城市重新梳妆打扮,进而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市民的文明素质、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让居住在滦平的老百姓过上一天更比一天好的日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滦平县委书记蔡福浩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会上深情地说。

自2016 年以来,滦平县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中,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使城乡居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升。

塑城市之“形”

让城市成为宜居地、幸福城

家园无限美

“在县城中散步,不仅空气清新、街道整洁,就连公共卫生间都是高标准建设的,真没有想到,一个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能达到这么高的标准。”来滦平县探亲的王成老大爷在谈起滦平县城的设施建设时连连点赞。

打开滦平县城市设施建设的历史卷轴,让我们感受到了全县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的速度和激情。

“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人居环境奖”……一项项荣誉犹如一个个光环,把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打扮得如此靓丽。

在荣誉面前,滦平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深入推进县城环境建设,大手笔投入开展主次干道整治、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公共卫生配套设施等民生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设施,美化生活环境,让人们处处感受到文明有序。

在县城建设上,该县针对不同的主题精准定位,精细打造,按照城在绿中、园在城中的原则,加快各类公园绿地建设,已建成13 个公园、游园、广场,绿道绿廊24 公里,公园绿地达76.05 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 平方米。

南山公园改造提升为综合性公园,山戎文化森林公园建成开放,城市规划展览馆、山戎博物馆、公交客运枢纽等一系列工程将成为新的城市地标。

在此基础上,滦平县对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更换,去年以来,该县改造主干道路5 条,增加机动车停车泊位603 个,增设交通标识牌30 块,建成区公厕达到36 座,垃圾中转站达到65 座,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6.43%。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管理,该县制定了县城环境精细化管理措施,坚持县直单位分包路段制度,采取“集中整治+平时清扫+日常监管”的整治模式,严格落实业务主管单位、责任路段分包单位和门店签定的承诺书制度,使县城管理从突击型向常态型、短期型向持久型、整治型向建设型、治标型向治本型转变。

破茧化蝶展华彩,昔日旧貌换新颜。如今的滦平大地,呈现出“天蓝、地绿、水清、街净、路畅、人美”的生态魅力。

铸创建之“魂”

让群众成为善行榜、文明人

立交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不懈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建设,需要深厚、扎实的文化内涵作支撑。也正因如此,滦平县格外注重对文化的挖掘、整理、弘扬和发展。

几年来,滦平县深入挖掘悠久厚重的普通话文化,使辽文化、根祖文化、长城文化、山戎文化等特殊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了“崇德重信、开放包容、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的滦平精神,并将其融于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生动实践之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和精神追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灵魂的力量,也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指明了新的方向。

“老家开办农业合作社,村民们干劲儿可足啦,咱家顺利完成任务,每个人能分得白高粱497 斤、青高粱49 斤、谷子376 斤、大豆60 斤,可以说吃得饱、穿得暖……”

“……为了我们兄弟共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我要向您祝贺,贺礼是向您寄去的贰拾元钱……”

张伶九老人这些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家书如今再次走进了社区居民的家中,一人朗读红色家书,全家共谈读后感想,这样围坐论道的画面,在滦平群众百姓家里时常上演。

像这样的专题讲座、线下沙龙、公益论坛、每月共读一本好书等“文明立家读书会”系列活动,每次都有不少群众踊跃参加,畅谈各自的读书心得感想、分享家风故事。

该县通过不定期推出涵养群众心灵,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读书会活动,不断增强社区群众的人文底蕴,助力文明县城创建。

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中,该县每年还都通过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志愿服务活动、选树先进典型等方式,激励和引导农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城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文明风尚正在滦平广大群众中逐渐形成。

在农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文明乡风也传播开来。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文化逐渐内化为城市文明发展的基因,外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如今,在塞外大地上,到处涌动着善行义举。

“油条哥”杨明几十年坚持用好油用新油,让群众吃上健康油条;孝心少年吕宏宇几年如一日,陪伴环卫工父母清扫大街;“自掏腰包买垃圾”的农民谭少成,用自己的心血扮靓了自己的家园……

一石激起千层浪。好人接连出现、灿若群星,在去年“11·2”勇救落水儿童群体中更是涌现出十几名“滦平好人”。

他们用奋不顾身的勇敢、无怨无悔的奉献和连绵不断的爱心,谱写了善行滦平的生动篇章,他们以高尚道德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诠释了滦平人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之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该县在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一系列活动中,有效提高整个滦平的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更多的市民自愿加入到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行列中,真正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

享文明之“果”让人人共享优质服务

“您好,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

免费公交

“有什么事,您可以直接交给代办员为您办理。”

“如果您不明白有关政策,我们可以上门为您服务。”

一句句温馨的话语已经成为该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新常态,一个个服务百姓的“小窗户”,建立起了联系群众的“大桥梁”。

该县在接待办事群众时,不仅推行文明用语,还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推出了预约服务、代办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方式,为群众解决了不少燃眉之急。

文明城市创建,促使各个服务窗口不断自我约束、主动向善。而高效、透明、规范的窗口办事服务,既给企业、群众带来了便利,又很好地诠释了文明的内涵。

争创文明窗口,争做文明滦平人。火车站、汽车站、医院、商场、银行……自觉排队、礼让他人、照顾老弱病残孕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公共行为自觉。

文明城市创建依靠群众,城市文明成果由群众共享。

该县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大手笔推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真正把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变成人民群众享受创建成果的过程,让百姓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

针对“出行难”,连续多年大力实施缓堵保畅,先后开通县城4 条公交线路、4 条通京公交,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使群众出行不再难。

针对“住房难”,新建各类保障房1900余套、安置房1000 余套,改造农村危房2万余户,使不少低中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得到保障和改善。

针对“就学难”,实施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完成新一中、第五小学、幼儿园等30项重点教育工程,解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

针对“看病难”,该县通过与北京市建立“医联体”“医共体”“医药体”等项目合作体系,实现与北京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对接,大力普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卫生室建设,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塞外新风润心田,文明之花竞绽放。今日之滦平,目之所及,市容整洁,景色宜人,崇尚文明和谐有序的新风尚蔚然形成,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幸福之城”正在崛起。(田金星)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