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承德区域新闻>>

​“志智”双扶拔穷根——隆化县深入推进扶贫扶志让脱贫更稳固可持续

2019-05-07 14:35:07 来源:和合承德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编者按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志和智。隆化县在帮扶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降的同时,深入推进扶贫扶志、扶智工程,从思想、就业、产业上同向发力,力斩穷根,让全县脱贫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效果更持久。

“整合扶贫资金14.2亿元,贫困人口减少62647人。”翻看近三年的隆化县脱贫史,“输血式”扶贫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对于隆化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深度贫困县而言,目前还有7121户18883人未实现脱贫。如何实现高质量整县脱贫?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实现真脱贫不返贫?除了“输血”,更要“造血”!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志和智。隆化县在帮扶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降的同时,深入推进扶贫扶志、扶智工程,从思想、就业、产业上同向发力,力斩穷根,让全县脱贫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效果更持久。

●提志气转思想——

摒弃等靠要,主动摘穷帽

都说“人穷志短”,但63岁的刘振树,却用“穷且益坚”来回应。

刘振树是北铺子村贫困户,原来在煤矿干活,得了矽肺病,现在走几步道就上喘。

“政府没少帮,给我评了低保,产业带动加上土地流转一年收入6000多块,还翻新了4间房子,该享受的政策都享受了。”但话锋一转,刘振树说,政府千方百计帮咱干,自己还有啥理由不努力。

现在刘振树和老伴种了4亩黏玉米,熟了就到市里早市上去卖,驻村工作组帮助协调解决水泵、机井等配套设施,去年一年挣了1万多元。

“挣的虽然不多,但靠自己劳动挣的钱,花得踏实。”如今,像刘振树这样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他们虽然日子过得很紧巴,却不单纯靠政府,而是自己主动干事创业。

思想脱贫才能真脱贫。基于这种认识,隆化县通过典型培树带动、乡风文明引领、扶贫文化下乡等多种途径,给群众送志气、送信心,解决“思想贫困”问题。结合十九大精神宣讲,开展扶贫政策进万家活动近千场,文化惠民慰问演出年均百余场,评选县级文明村202个,培树“带富、致富、共富”之星1834名。

“这个事挺好,劳动赚积分,积分当钱用!”村民董海军说。今年1月份,白虎沟乡榆树营村扶贫扶志超市开业,这件事在十里八村传开了。

据省自然资源厅驻村第一书记武学伟介绍,开办这个超市,就是要让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体会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收获。

为了发挥激励作用,工作组制定了积分管理办法,按照“立志脱贫,勤劳致富,不等靠要”等五项考核指标,每项满分5分,领导小组根据村民日常表现,进行打分,每一分抵现金一元,每季度评选一次,通过发放积分卡,到指定超市抵现金兑换商品。

“一季度的评议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些天不少村民来打听这事。”武学伟说,群众反响不错,这就成功了一半。

“爱心超市”,品尝奋斗甘甜的果实;“致富先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小手拉大手”,学生带动家长转观念……如今,在隆化县,扶贫扶志激发着信心,让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干起来。

强技能送智慧——

学得技在手,贫穷被赶走

“国家政策好,我有了工作,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了。”张树华,韩家店八里营村人,曾经的生活可谓“一贫如洗”。

“公公婆婆瘫痪在床,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回忆起曾经的苦,张树华眼泪直打转。

改变从2017年开始,张树华在承德丽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参加了育婴员和面点师培训班,并通过考试,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如今,她已是收入过万的金牌月嫂,家里还盖上了4间新房。

缺技能,是脱贫的“绊脚石”。为此,隆化县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依托县职教中心及民办职业技能学校,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技能培训,通过农业技能、家庭手工业、家政服务、电商等各类培训平台,让贫困户学得一技之长。县财政每年投入经费500万元左右,培训人数突破1万余人次。

坚持一手抓培训,一手拓市场。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天津市津南区、迁安市对口帮扶的契机,与北京爱侬养老等多家家庭服务公司建立劳务合作机制,3年累计向京津地区有组织输送就业人员500名,越来越多的隆化人实现就业挣大钱。

上学难,更是脱贫的“拦路虎”。除了提技能,隆化县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愚扶智的治本之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旧屯乡碾子沟村是全县2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村小学16名学生,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就有14名。

“原来院子坑坑洼洼,没啥教学娱乐设施,现在铺上了彩砖,院墙美化了,教室布置一新,建了图书室,伙房也翻新了,关键是孩子上学不花钱。”在村里教了一辈子书的寇凤林感慨地说,教育扶贫给山村带来了希望。

再穷不能穷教育。在教育扶贫上,隆化县严格落实“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教育扶贫政策,去年发放帮扶资金1562.8万元,惠及贫困学生1.8万人。今年春季已发放各学段助学金560万元。

同时,实施营养餐配送计划,引入承德鸿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建设食品加工配餐中心,为全县具有烹饪条件的农村学校供应营养餐食材,确保了全县近3万名农村学生吃上放心餐、营养餐。

产业带岗位扶——

劳动有“钱途”,脱贫信心足

“看门打更,一个月给我开1500元,地里干零活,一天给我80元,一个月也2000多元,利用‘政银企户保’产业带动还收入3600元,你算算我一年挣多少!”幸福写在靠山营村贫困户陈海的脸上。

“产业,是脱贫的长久之计。”隆化县县长李东说,隆化以“产业”为媒,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牵引,将贫困户与大户、企业、合作社紧紧联在一起,实现共同受益。

好风凭借力,扶摇上青云。114个养牛帮带小区,100个手工扶贫微工厂(车间),22个村级光伏电站,9.6万亩设施蔬菜大棚,16.3万亩中草药……如今,产业全覆盖在隆化开花结果,让曾经贫瘠的土地“流金淌银”。

与此同时,隆化县还积极开发多个就业扶贫专岗,鼓励群众依靠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每天天刚蒙蒙亮,郭家屯小庙子村的彭店臣就会起来,带上袖标,拿上铁锨,到自己的管辖范围转一转。

“干啥就得吆喝啥,不然对不起这8000元钱。”做宣传、查火情,防火戒严期,更是雷打不动,村里人都说自从干上了护林员,彭店臣勤快了。

严控简单发钱发物,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此,隆化县创新举措,统筹开发村庄保洁员、公路养护员、河湖管理员、生态护林员等多个就业扶贫专岗,让贫困群众通过劳动有稳定收入。目前,全县设置护林员2141名、河湖管理员714名、公路养护员207名、村庄保洁员1165名。

用好外力、激发内力,形成合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政府伸手帮,还得群众动手主动干,只有这样,才做到了真扶贫,我们的脱贫才能经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隆化县委书记陆文龙说。(丁海东)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