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河北日报承德专辑

承德平泉:一根小松针串起大健康产业链

2021-11-24 11:25: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一根小松针串起大健康产业链

——平泉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松林经济探访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平泉大面积种植油松,使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林海。 平泉市黄山梁子国有林场供图

初冬,平泉市70余万亩油松依然苍翠。林间枝头,一根根松针释放出大量负氧离子,漫步松林,阵阵松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如今,想呼吸天然负氧离子已不必走进森林,平泉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纳米技术,可以让人把森林空气带回家。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九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上,承德隆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植物生态级负氧离子健康产业”项目获得一等奖,半决赛进入前十强,成功入围了国赛。

小松针变身“环境清洁素”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承德隆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发现了小小松针所蕴藏的巨大价值,并加以开发利用。这是工人在车间里生产产品。 河北日报通讯员张涛摄

1000、3000、7000……在空气加湿器里加入少许“森氧加空净宝”,一股散发着浓郁松香的薄雾袅袅腾起。只一会儿工夫,负氧离子检测仪显示屏上的负氧离子个数便突破了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

“这些产品的原材料都是从松针中提取的。”承德隆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鑫媛指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介绍,公司自主研发出的植物萃取复合形成诱发负氧离子新材料,能消除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让人能随时随地呼吸到森林般的空气,被称为“环境清洁素”。

负氧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划分标准,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低于1000-1500个,而城市房间里的负氧离子浓度约每立方厘米100个,楼宇办公室里的浓度甚至低到每立方厘米40-50个。

“很多都市白领工作一天之后感到头昏脑胀,就和空气不够‘营养’有一定关系。”张鑫媛介绍起高大上的负氧离子来,头头是道,“人们来到森林、瀑布、海洋周边会觉得心旷神怡、心情愉悦,这就是负氧离子充足的体现。”

2017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张鑫媛原来经营的万寿菊生意越来越难,公司不得不考虑转型。

“你们可以尝试开发松针。”恰在这时,一直与承德隆宏生物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沈阳药科大学专家给出研究松针产业的建议。

承德市及周边地区有8000万亩优质松林,每年自然脱落的松针是一笔宝贵资源,却长期“藏在深山人未识”。

在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张鑫媛获悉负氧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因其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又称为“生命长寿素”。“如果能研发出天然植物负氧离子萃取技术,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张鑫媛至今记得专家当时给出的建议。

说干就干,公司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等1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了国内首家植物负氧离子技术创新中心和战略联盟。

投入4800余万元搞研发,一干就是3年多,经过反复实验、科学研究,科研团队终于发现了小小松针所蕴藏的秘密,依托植物尖端放电原理产生负氧离子技术进行研发相关健康产品。目前,公司已取得国家专利26项,组建巴马研究院承担多项科研任务,还参与制定了负氧离子行业标准。

从今年3月份开始,该公司陆续推出了8大系列30余款产品,并将所研发出的植物负氧离子产品进一步延伸扩展,应用到空气净化、空气定制、生态康养、工业除臭祛味、功能建材添加、家居家纺、植物护肤、健康消杀等领域,从而引领带动相关行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完整的植物生态负氧离子大健康产业链,并申请了“森氧加”品牌。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并先后与国家邮政局旗多家酒店、国药药材、故宫文创等上百家实力客户开展了业务合作。

小松针带动一方百姓增收

落叶松针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宝贝,群众利用农闲到山上搂松针。 河北日报通讯员张涛摄

到了11月,颗粒归仓,对于北方人来说,一年的农事全部结束,开始进入“猫冬”的闲暇时节。但洞子村的管榆却没闲着,天天上山搂松针。

管榆所在的石洞子村地处深山沟,产业严重匮乏。为了生活,他年年外出打工,但过了60岁,建筑工地不给上保险,管榆只好回到村里务农,收入减少很多。

今年8月份,听说承德隆宏生物公司在村里收购落地松针,管榆将信将疑:这也能当钱卖?20年前,搂松针回家当柴做饭、取暖。这些年,家家都用上了燃气灶,松针早已无人问津。但见到村民从收购点拿到钞票,管榆也动了心。

扛上用铁丝自制的五齿耙子,拿上尼龙袋子,开上三轮车,5点天刚亮,他也上了山。脱落的松针散落一地,踩上去软软的。干这活,没啥技术含量,管榆手到擒来,一耙子下去就是一堆,捡新脱落的装袋,一上午就能装七八袋。一天下来,他能挣到400来元钱。

尝到甜头,管榆干起来更起劲儿。刨去刮风下雨,老管几乎天天上山。今年收购季结束,老管仔细一算,心里乐开了花,“3个月挣了3万多元钱,这可比在工地干活儿强多了。”数着钱,老管嘴角蓄满了笑意。

“像老管这样的,村里还有20来位。”收购点负责人刘宏伟告诉记者,连上了年纪的妇女一天也能挣二三百元。

脑瓜活、思路广的刘宏伟与承德隆宏生物公司合作多年。今年,刘宏伟投入了10多万元买了套粉碎设备,帮助企业进行初加工。没想到,一个收购季就赚回了设备钱,加工费纯挣了7万多元。

“今年,我们共收购了2000多吨松针,收购费用花了200多万元。”张鑫媛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收购量会越来越大,也会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受益。

生态安全与生态生金“双赢”

石洞子村村民胡中莲对松树林,有着复杂的感情。“松树林滋养了生态环境,但周边县区的防火压力山大啊。”每到冬季防火期,胡中莲都揪着心。

为了守护好绿水青山,每到防火季,村里除了固定的4名护林员外,还要另雇6名临时护林员,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

今年,看着村民搂松针的热情高潮,胡中莲喜在心上:“松针一根烟头都能点着,过去生火都拿它做引柴,现在清理干净了,火灾隐患可比往年小多了。”

“全市森林面积297.6万亩,其中油松林72.78万亩,占比近四分之一。”打开林业分布图,平泉市林草局局长李建国则思考得更长远,平泉大面积种植油松,山高林密,年复一年,林下可燃物越积越多,油松针油性大,见火就着,不易扑灭,一旦着火便是毁灭性的,后果不堪设想。

平泉市林草局产业科科长张海峰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一亩油松林地脱落200公斤松针计算,平泉一年就能产生15万吨松针。这么多的松针,如何处理成了难题。

造林、护林、营林,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这是林草部门一直思考的课题。

在承德隆宏生物公司,林草部门看到了希望。“收购脱落松针,既增加村民收入,又降低火灾隐患,提升了生态效益,这可是一举两得。”李建国说,这或许成为解决越来越多林下可燃物的路径之一。

“公司满负荷生产,一年就需要20万吨原料,不仅能消耗掉平泉区域内的松针,还会辐射其他县区。”张鑫媛信心满满地说,这个目标未来3至5年就能实现。

“每年收购20万吨松针,可为当地百姓直接带来增收2亿元。出于造林成本考虑,过去松林多栽在阴坡,不少阳坡都以灌木为主。”李建国说,随着松林经济价值提升,未来阳坡也可以实现大面积造林,让山川更绿、更美,百姓更富。(河北日报记者李建成、尉迟国利)

责任编辑:韩琳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