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承德社会民生

退伍不褪色脱贫立新功——记滦平县孙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斌

2018-10-23 11:14:27 来源:承德日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退伍不褪色脱贫立新功

——记滦平县孙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斌

编者按:

当兵是好兵,退伍不褪色。王斌坚持发扬人民子弟兵坚毅顽强、执着不屈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退伍返乡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再立新功,续写了革命军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荣光。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村里一穷二白时,他临危受命,扛起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重任;他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为一心改变村里贫困落后的面貌,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却始终不忘初心,一心为民。

10余载光阴,他保持军人本色,用辛勤和汗水绘就了一道“退役不褪色”的靓丽风景。他把一个没有产业支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落后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孙营村村集体向村民发放福利80余万元,全村连续9年零上访,先后获得省、市级“文明村”“河北省宣传文化工作示范村”和省级“美丽乡村”等荣誉。而王斌自己,也收获了荣誉无数:承德市人大代表、承德市委组织部直接培养的“党支部书记”、承德市“农村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首批千名好支书”、河北省“第三批农村青年拔尖人才”……

他就是王斌,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火斗山镇孙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面对这些荣誉,王斌总是憨厚的笑着说,这不算什么,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生活在新时代,他能带着村民自力更生,奋战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场上。

脱下军装换上农装不忘初心艰苦创业

44岁的王斌,皮肤黝黑,衣着朴素,尽管已经退伍多年,但举手投足间依旧保持着军人的气质和风采。

他从小就听父辈们讲述战争的故事,在幼小的心灵中,对军人和部队充满了向往。1991年12月,18岁的王斌如愿以偿地走出大山,参军入伍。

在军营期间,他当过炊事员、开过车、搞过生产经营,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由于表现出色,他于1994年7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入党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担当,光荣的使命感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当兵的几年,王斌发现大山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

日新月异。可是,每次回家探亲时却发现家乡依然贫穷落后。这让他备感焦虑、心痛。“我是孙营村走出来的儿子,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1995年,他毅然放弃留在部队发展的机会,退伍回乡。

回家后,王斌想在村里大干一番事业。他计划办工厂,带着大伙儿一起赚钱。可是,没钱、没路子让王斌四处碰壁。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业的艰辛。

万丈高楼平地起。他没有气馁,不断尝试,卖过日用小百货、蒸过馒头花卷、去北京跑过运输……他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跑出租,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之后,他又买了一辆大车,跑运输,拉矿石。就这样,利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王斌凭着吃苦耐劳和脑子活络,每年收入10多万元,成为村里的“有钱人”。自己富了,可王斌心里却高兴不起来。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退伍回乡的初心:一定要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2008年,村里换届选举,临近退休的老支书找到他说:“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支书,工作没少做,但孙营村至今也没有脱贫。你经过部队锻炼,又见过世面,我代表党支部和乡亲们请你领着大伙儿致富。”

王斌毫不犹豫地参加了选举,并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他说:“虽然离开了军营,但咱是当过兵的人,啥时候都要有当兵的样,要有担当精神!”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山村变化翻天覆地

上任后,王斌很快摸清了“家底”。孙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玉米,望天收,价格低,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村部破旧不堪,两张旧桌子、几把坏椅子,村集体欠外债12万元。“一穷二乱人心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选票是信任,更是期盼。顶着巨大风险和压力,他横下一条心:三年内不让孙营村变个样,我就辞掉村主任一职!

新面貌才能带来新气象。王斌决心从改变村庄面貌入手。村路两边的垃圾、柴草堆得半房高;家家户户厕所都在街上,一到夏天,苍蝇满街飞,臭味熏天;私搭乱建、随便占地更是把一条条村路变成了羊肠小道。

特别是村部外面有很大一片地,被自己的侄子和另一位村民私自占用,并种了一片菜地,几棵杏树。王斌决定先拿自家人“开刀”,收回侄子的地。

“老叔,那儿原来是一个大坑,这片地是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填平的,你要收回去,没门儿。”侄子和侄媳妇没给他好脸色。王斌一次次上门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道理、讲法律。在制度与亲情的双重压力下,侄子最终交出了那片地。随后,另一户村民也把土地归还给了村里。

王斌将这里建成了村民文化广场,硬化了土地,安装了路灯,种植了树木和花草。新广场成为村民们每天最爱来的地方。农闲的夜晚,村民们在锣鼓声中扭起了大秧歌,不但锻炼了身体,而且扭出了精气神。

吃水难、行路难一直是村里的两大难题。村里只有一眼水井,村民们喝水全靠每天中午开水泵的两个小时。60多岁的王克正住在村里海拔较高的地方,一到春夏放水的时候,山下的村民们就开始用水浇地,等流到他家的时候,水滴滴答答的没有多少了。吃水成了他家最头疼的事儿。

为了让村民们有足够的水饮用,王斌一次次到滦平县抗旱服务中心站去“蹲点儿”。次数多了,那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到中午饭点的时候,都留他吃饭。不久,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了村里的实际困难,投入100多万元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彻底改变了村里的饮水难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孙营村实现了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路院美化、村庄绿化。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新民居,宽敞、整洁的街道,村边各色女贞、百日红等乔灌花木催红吐绿……

众望所归。2012年,王斌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调整结构激发内力摘掉“穷帽子”奔小康

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天起,王斌就苦苦思索孙营村的致富门路,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

他四处搜集信息,多次带领村民代表和部分党员到山东、北京、天津等地考察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土地流转经验和合作社发展模式,坚定了村民走土地流转、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信心。

2016年,在承德发展较稳定的邢士海,经王斌多次动员和劝说下返乡回村发展崖桑产业。他动员村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听说一亩地每年的租金有1000元,大部分村民都高兴地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唯独49岁的王浩想不通:“自己种了一辈子地,也不出去打工,把地租给别人自己干啥呀?”王斌几次到他家做工作都不行。

“一心想着为村里办实事,让村民们增加收入,可咋就这么难呢?”眼看这么好的项目进不来,王斌急得彻夜难眠。

悲观者将每个机会看成是困难,乐观者将每个困难看成是机会。王斌深知,要想干成一件事没那么容易,这个项目是绿色生态项目,引进来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提升村里的生态环境,一举两得,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

听说王浩最听他远在内蒙古大哥的话,王斌决定去请他大哥做工作。无巧不成书,正在这时,王浩的大哥从内蒙古回到了县里。王斌多次找到他大哥帮着做工作,几乎磨破了嘴皮子,终于把王浩的思想做通了。

鹤鹿春养生谷项目在村里落地生根,先期流转土地210亩,投入资金7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一期,种植崖桑300多亩,开发了桑茶、桑葚等深加工产品,带动了8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多亏了村支书劝我流转了土地,不仅能收租金,还能在这里打工,一年的收入顶过去两三年呢!”说起现在的日子,王浩高兴地笑了。他脱贫奔小康的劲头儿更足了。

在苍翠欲滴的北山上,华卓草莓种植基地的大棚坐落其中。棚内一大片绿油油的秧苗里点缀着一颗颗红、白宝石般的草莓。在生产车间,几个村民正在麻利地剪着草莓托。

王子双是几个人中干得最快的。当被问及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时,她笑着回答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赚一百六七,一年能干六个月,半年就能赚出人家一年的工资来。

通过内引外联,王斌不仅促成了鹤鹿春养生谷在村里落户,现在华卓草莓种植基地、云岭谷休闲度假庄园等5个项目也在村里落了户,村里农民土地全部实现流转,仅此项年可收入2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全村劳力实现就地务工,吸收安置外村劳力50多人。

围绕这些产业,孙营村正在打造“一条观光带、两个种养小区、三个精品园”。“一条观光带”即在村庄道路沿线建设以农业特色生态为主的观光示范带;“两个种养小区”即大北沟的果药间作小区和窑沟的崖桑种植小区;“三个精品园”即南台大地的设施草莓产业园、窑沟的桑叶园和特色桃木展览馆。目前,全村的1943亩土地全部实现流转,上缴税金和村集体纯收入超110万元。

舍己为公无私奉献从军营绿到“党旗红”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作为党员,王斌一直铭记党员职责,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集体关爱,落实结对帮扶,让村民真真切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百姓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作为村“带头人”,王斌时刻把党组织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把支部一班人团结在一起,真正拧成一股绳。

2016年,王斌决定成立合作社,可看不到效益的村民们没人愿意入股。王斌与村里另外4名党员率先每人先投入5万元,联合成立“强斌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了3个暖棚,种植大棚蔬菜。第二年,每人又投入五万元,建设了冷棚,栽植果树,养殖鸡、羊。

从一开始的第一茬菜收入不足1万元,到逐渐增加蔬菜品种和加大技术学习,合作社逐渐走上了正轨,收益也十分可观。趟出了种植经验,王斌决定让愿意加入的村民们入股,每年可以分红,几年后本金全返。如今,合作社总收益100余万元,农民每亩地年可收入3000元,群众看在心里、喜在眉梢。

“不能让村民钱袋子满了,心却空了。”王斌积极倡导文明乡风,在村里组织春节敬老,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等公益活动。为了活跃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建起休闲花园4个,建成文化综合活动广场3个,绘制文化墙3800平方米,建成藏书3万余册的“农家书屋”,村里自发组建的农民秧歌队成为了节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为了培养高素质农村劳动力,村里2018年新建了滦平县职教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学点。县职教中心教师和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每月都来村里,为农民讲授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不仅本村的农民可以去上课,还带动了周边村的乡亲来学习。

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努力。王斌因劳累患上了脑夹层动脉瘤,急需做手术,不然会有生命危险。可做支架手术要30多万元,王斌一时筹措困难。乡亲们听说后,自发组织起来为他捐款。魁梧的汉子流下了热泪。王斌婉言谢绝了乡亲们的好意,在姐姐家借了钱,到北京及时做了手术。

“乡亲们把我当成当家人,我就得为他们谋福利。只要当一天村干部,就要为孙营村奋斗一天!”

“下一步,我们准备打造旅游度假的康养小镇,依托现有企业搞采摘、休闲观光和乡村游;准备依托村里遗存的古隧道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准备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抡花发展壮大……”对于未来的发展,王斌充满信心,孙营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记者李敏 通讯员咸立东)

责任编辑:李瑾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