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头条新闻

围场创新思路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

2022-08-01 10:21: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靠前化解矛盾 提升治理效能

————围场创新思路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探访

青山环抱的围场哈里哈乡扣花营村。河北日报通讯员许丰摄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集中资源力量创新创优,积极探索具有围场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科技赋能,市域治理更智慧

“用手机就能在家看病买药,真是太方便了。”围场迎宾社区豪庭御景小区74岁的王阿姨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出行不便,现在她在家登录社区服务群,便可视频咨询小区医务室医生,享受线上下单、上门送药服务。“从小区门口到楼宇门,全部人脸识别,小区安全了。70岁以上老人每人免费发放一块智能手表,不仅能检测心率、血压,还有一键呼叫、防走失等功能,就像身边有了贴心‘小护卫’。”

王阿姨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走进豪庭御景小区警务室,布满一面墙的大屏上,小区各个区域一览无余。

“智慧小区前段采集设备可对进出小区车辆、人员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并汇集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通过系统分析,基层民警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打、防、控’工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警务室民警王大海说,除了智能化设备,警务室还实行“1+2+N”运转模式,即由1名民警、2名辅警,专职开展社区警务工作,“N”代表社区干部、楼院长、小区保安、物业工作人员等综治协管员,配合民辅警共同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形成了“人防+技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

2020年以来,围场强化多部门协同配合,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建设智慧安防小区管控、视频图像智能应用、量子星、彩云、数据建模等实战平台,实现了互联网、视频专网、公安网、网安专网“四网”数据融合。现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10个,3655路感知前段全部实现数据联网,小区数据汇入海量“数据池”,与其他数据自动关联、比对、碰撞、预警,并依托数据建模满足社会治安不同警种业务需求。

2021年以来,全县立治安案件269起,同比下降42.8%,其中盗窃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3.6%,破案率达到93%;80%以上小区实现可防性案件“零发生”。

哈里哈乡三义号村党支部书记王云天在介绍“平安乡村”监控平台运行情况。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

●激活“神经末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走进龙头山镇大字村,普法宣传栏随处可见,农家书屋法制专柜里,各类法律书籍一应俱全,百姓学法、用法意识浓厚。

大字村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村里每次开会第一项内容就是集体学习法律法规。“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学法懂法,妇女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子女知道必须要尽赡养老人义务,外出务工知道要先签订合同,遇到纠纷懂得如何维权……”大字村党支部书记梅东文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没有例外的原则,产生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为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为进一步完善村级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按章理事,大字村制定了集体议事制、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村务、财务管理制度,各项工作需经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对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听证制度,让群众监督,使村务活动始终处于党员、村民监督之中。该村也成为围场第一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目前,围场已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2个,所有村、社区实现“一村一法官”“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让法治触角延伸到乡村治理的每一个角落。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围场扎实推进“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简称“五权”)工作,建立群众问题由群众解决的新机制,将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纳入日常工作之中。该县在312个行政村全部推行“五权一体”(村党支部提议权、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权、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权、村委会执行权、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权)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支部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监会监督的村级社会治理架构。全县312个村均成立了由村干部、党小组长、居民小组长、辖区民警、教师、村医、老干部组成的综治维稳综合服务队,负责辖区矛盾纠纷排查、治安整体状况等信息采集,健全了以村民自治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

●夯基织网,化解矛盾服务更靠前

“他家大概占了我家一尺地。”

“你睁眼说瞎话,你家地我一寸没占。”

“你们都消消气。我昨天亲自到地里量了量,越过界桩5厘米,这是照片和视频。不信现在咱们再去量。”

日前,在半截塔法庭,法庭特约调解员付贵山在调解一起土地纠纷时,双方当事人一见面便各执一词,寸步不让。当付贵山拿出来准确测量数据,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火气顿时消了,很快握手言和。

“债务、土地、宅地基、婚姻等纠纷是影响乡村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极易引发冲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付贵山说,今年以来,他积极发挥调解探头作用,配合法庭,月均调解各类纠纷17件,使纠纷在诉前得以化解,免于诉讼,维系了双方正常关系。

让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围场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人民调解“驻所调解室”等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全县1519名人民调解员实行持证上岗。2020年以来,排查矛盾纠纷2314件,化解2310件,化解率99.8%。全县“零上访村”“无诉讼村”达到191个。

盛夏时节,紧邻哈里哈乡三义号村的钓鱼台湿地公园里,鲜花烂漫、河水潺潺、游客如织;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上,一排整齐的凉棚下,村民们正在售卖的野生蘑菇、金莲花茶等土特产品,广受游客欢迎。

“以前,摊位摆的到处都是,见人见车就拦,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了旅游市场环境。”三义号村64岁的王志,是该区域网格员,为了营造舒心的旅游和购物环境,他挨个摊位跑,细致做工作,并在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一角协调一片空地,作为售卖土特产品专属区域。“现在大家不用跑不用嚷,游客自主选择,生意都增加不少。”

在基层治理中,围场积极整合网格员力量,建立入网清单,将全县划分为321个网格,按照“一村(社区)一格,一格一员”标准,调整配齐321名村(社区)网格员,各村(社区)以小组、小区(楼宇)为单位,再划分“网中网、格中格”,网格员在所辖网格建立微信群,线上线下即时受理群众诉求。同时,县综治中心建立了“平安围场”微信群,有专人负责对网格员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检查,真正实现了群众全程可查、结果可评,综治中心可全程监督考评。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指出,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定不移防风险保稳定,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春辉说,下一步,围场将进一步强化数据实战应用,创新工作思路举措,持续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向纵深推进,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深耕细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书写平安建设“大文章”,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 通讯员于明艳)

责任编辑:刘良玉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