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头条新闻

承德围场“科技育牛+创新带富”新型养殖模式探访

2022-12-14 18:50:5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托牛”服务富农记——围场“科技育牛+创新带富”新型养殖模式探访

今年54岁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卡伦后沟种畜场牧民孙桂林养了半辈子牛,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牛把式”。可前些年一年忙活到头,也赚不到几个钱。“是4年前的一次偶遇,让咱过上了‘牛’日子。”近日,孙桂林美滋滋地说。

2018年10月7日,孙桂林和媳妇把晒好的饲料一锹锹装进麻袋,为牛预备过冬草料。围场新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瑞农业)董事长董玉来来到孙桂林家入户走访。

“今年收益咋样,揣犊了吗?”董玉来问道。

“养了3头母牛,生了两犊,卖犊赚的钱,刨去饲料、卫生防疫等成本,一年等于白干!”孙桂林摇头叹息。

“你养的牛品种不行,卖不上好价钱,敢不敢试试我们公司的‘科技牛’?”聊得熟了,董玉来将了孙桂林一军。

“养牛还要啥高科技?”孙桂林有些不解。

“养牛的门道多着呢,我们公司改良后的新品种,和老品种相比,平均一头牛能多卖1500元钱。”董玉来说。

孙桂林对新瑞农业早有耳闻。2015年注册成立的这家公司,养牛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部级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该公司引进国外优质和牛胚胎,让西门塔尔等母牛做代孕妈妈,这样产下来的就是纯血和牛犊。

“听起来这‘科技牛’是不错,可我没本钱啊。”孙桂林有些苦恼。

“我不借给你钱,只借给你牛。”董玉林解释说,“一头基础母牛租金1200元,租期3年,生了牛犊、产了牛奶归你,到期把母牛还我就行。”

这是该公司推出的“托牛租赁份养”模式。

“养殖资金难、自然风险防控难、还贷期间收益难,这是农户搞养殖会普遍遇到的3个难题。” 孙桂林说,“托牛租赁份养”模式一举破解了这3个难题,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孙桂林高高兴兴签了合同,第一次就借了50头。

围场新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为即将出借的基础母牛进行健康体检。河北日报记者尉迟国利摄

为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新瑞农业负责健康养殖、防疫、冻改等全程技术服务。

时间倏忽而过。第二年,孙桂林借的50头母牛生了45头牛犊。

到年底,算完账,老两口乐坏了:卖了20头公犊,赚了18万元,家里还剩下75头母牛。

当年,尝到甜头的孙桂林又借了30头。

母牛产牛犊,公犊卖出,母犊3年后又能生犊……如此往复,几年下来,孙桂林不仅买了轿车,还在县城购了楼房。

有了“托牛”服务,养殖户就有了持续增收的“牛劲儿”。截至目前,公司出租基础母牛4680头,合作农户达236户,户均每年每头基础母牛实现盈利4000元,带动15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累计为合作农户盈利近5000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今年以来,新瑞农业又推出“公司+经济合作组织”股份合作制新型养殖模式,公司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保证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每天中午,2000多公里外、深圳市福田区的“塞罕哈里哈”烤肉店里,顾客络绎不绝。

“烤肉店所有食材均来源于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那一口细嫩多汁的和牛肉就产自围场。”董玉来说,锚定肉牛养殖全产业链发展,公司在深圳开了这家烤肉店。

和牛肉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贵的牛肉。“我们的和牛肉论克卖,每克3块钱。”董玉来自豪地说,公司目前年出栏育肥牛1万头,优质牛肉源源不断输送到北京、广东等地。

围场新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改良后的西门塔尔小牛犊,和老品种相比,平均一头牛能多卖1500元钱。河北日报通讯员赵秀娟摄

围场是国家商品牛基地县,年饲养量在53万头以上,主要以西门塔尔高代杂交牛为主,安格斯牛、和牛占比较小,肉牛品种改良任重道远。

2021年,在县政府主导下,新瑞农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承担河北省山区“一县一业一基地一团队”科技示范工程——围场肉牛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旨在攻克肉牛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培育“塞罕坝肉牛”优良品种,推动肉牛产业发展与升级,形成育繁推一体化模式,组建一支长期服务的专家团队,培训一批县域肉牛产业技术骨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公司目前自有知识产权及发明专利3项,已完成F1代改良,预计到2030年可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塞罕坝黑牛’高档新品种。”董玉来说,公司还将引进国外优质和牛胚胎500枚,计划两年内繁育纯种和牛300头,为培育“塞罕坝黑牛”奠定基础。

借牛养牛富农户,“畜”势勃发谱新篇。“明年,我们将制定全县肉牛品种改良方案,不断提高全县牛群品质。”围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勇成说,2023年还要建成10万吨饲料加工厂和年屠宰加工5万至10万头肉牛屠宰厂各一处,逐步实现肉牛精饲料本地供给,育肥牛就地屠宰加工,最终形成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健康发展。

“科技育牛+创新带富”新型养殖模式让老百姓过上“牛”日子,让肉牛产业发展“牛劲十足”。到2035年,围场全县育肥牛将实现全部就地屠宰加工,“塞罕坝牛”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商标形成知名品牌,全县肉牛产业在品种应用、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肉牛屠宰精深加工、知名品牌创建等全产业链稳定运营。(河北日报记者尉迟国利)

责任编辑:刘丽佳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