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全力培育经济林富民产业

来源:和合承德网  2014-07-02 10:40:14  责任编辑:孙明霞

    和合承德网记者 焦强

    聚焦

    日前,记者从市林业部门了解到,我市将继续加大产业化扶贫攻坚力度,积极培育经济林富民产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计划到2017年,经济林总规模达到1000万亩以上,经济林产业总产值达到267亿元,农民年人均经济林收入达到5400元;到2020年,全市经济林总规模达到1100万亩,产值400亿元,农民年人均经济林收入达到9000元。

    坚持高位推动 夯实组织基础

    市委、市政府提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发展经济林,既能加快国土绿化,又能增收致富。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决定》、《承德市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7年)》和《承德市加快经济林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基地建设、企业发展、流通体系、保障措施等,将经济林发展纳入各县(区)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目标,定期检查督导。另外,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解决建园苗木、水利配套等所需资金。两年来,市、县(区)两级财政投入资金近6亿元,整合水务、农开、林业等各类项目资金3亿元用于经济林建设。

    科学规划布局 夯实发展基石

    记者了解到,我市林业部门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突出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向通道、居民聚集区、主城区山体、城镇出入口等窗口地带聚集,重点实施风沙源治理、水源涵养、水保经济林、特色经济林四大工程,全力推进绿化承德攻坚行动,在打造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服务京津中实现借力发展,建设苹果、板栗、山楂、山杏、沙棘、花卉苗木、木本药材等七大富民基地。

    计划到2017年,新发展经济林210万亩(其中干鲜果树110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3.5%,经济林总规模达到1000万亩以上(其中干鲜果树面积达到400万亩),经济林产业总产值达到267亿元(其中一产产值124亿元),农民年人均经济林收入达到5400元;到2020年,全市经济林总规模达到1100万亩,产值400亿元(其中一产产值180亿元),农民年人均经济林收入达到9000元。

    培育典型园区 夯实示范引领

    我市在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周围,新建和改造观光采摘园46处,既打造了风景带、景观带、绿化带,也促进了乡村旅游业发展,涌现出了承德县的新杖子、高新区的商业休闲文化产业园、崔梨沟等靠发展果树观光采摘致富的典型。

    通过实施果园沃土、树体改造、改劣换优等工程,栽、管、改并举,全面提升经济林管理水平。目前,我市完成推广标准化示范面积180万亩,完成树体改造20万亩,直接为农民增收近20亿元。我市大力推广林菜、林药、林菌间作和林禽、林畜养殖等立体复合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提高林地利用率,把林下土地资源变成“菜篮子”、“肉盘子”、“药园子”,实现以短养长。目前,全市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发展林下养鸡、狍子、鹿等养殖200多万只。

    强化组织服务 夯实风险保障

    我市对已形成的山杏、果品、木材、沙棘等产业的龙头企业,优先安排贴息项目,重点扶持,促进企业改造扩能、提档升级,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市共培育果品加工企业356家,年加工消耗果品15万吨,产值40亿元。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我市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统一技术标准,协调产、供、销各环节,把农民从资产主体变为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引导农民发展经济林向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林果合作经济组织达499个,社员4万多户;建成林果专业市场16处,年交易额30亿元。注册富兴、你我他、绿庄园、富硒苹果、亚欧杏仁等品牌27个,京东板栗、承德国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兴隆县在获得全省十大果品特色县的基础上,正在积极申报“中国森林食品”品牌。我市林业部门还深化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河北农业大学、北京市林果研究所、昌黎果树研究所、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究解决发展瓶颈,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支撑。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