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实现器官捐献不足50例 器官捐献系统亟需完善

2014-11-24 10:09:43 来源:和合承德网 责任编辑:孙明霞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人生走向尽头时,把器官组织捐献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冯秀华和妻子王彦红非常恩爱,在查出病情后的半年时间里,王彦红一直陪在冯秀华身边,得知丈夫要捐眼角膜时,王彦红有些吃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人生走向尽头时,把器官组织捐献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虽然捐献者越来越多,但是我国人体器官的供与求目前仍有很大的差距。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器官捐献者有1万人左右,而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有30万人左右,面对全国1:30的器官供给与需求比,11月20日,记者来到承德市红十字会,了解我市的人体器官组织捐献现状、存在的障碍和希冀。

    现状 我市器官捐献尚处于起步阶段

    冯秀华是鹰手营子矿区桥西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今年3月份,他被确诊为十二指肠癌,已是晚期。在住院的半年内,冯秀华的体重由原来的120斤瘦到80斤。虽然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但他还是想再为社会做点什么,在治疗期间,冯秀华产生了一个想法,他要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冯秀华和妻子王彦红非常恩爱,在查出病情后的半年时间里,王彦红一直陪在冯秀华身边,得知丈夫要捐眼角膜时,王彦红有些吃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王彦红起初并不同意他捐献眼角膜,可冯秀华依然坚持,每天耐心地给妻子做工作。就在今年9月份,冯秀华的坚持感动了妻子,王彦红来到桥西社区,请社区帮忙联系红十字会。在医院的病床上,冯秀华签署了中国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申请登记表。

    10月4日,冯秀华在与癌症抗争了7个月后,停止了呼吸,他的妻子王彦红在他去世后的第一时间,拨通了社区电话,请社区帮忙联系市红十字会,帮助丈夫完成了捐献眼角膜愿望。记者在市红十字会了解到,冯秀华的眼角膜已经成功植入给两名患者,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据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张宗一介绍,近几年来,我市红十字会接待来访或电话咨询捐献组织或器官事宜的各界爱心人士500余人,实际填写捐献志愿书的有100余人,实现遗体捐献的有6例,眼角膜捐献13例,眼角膜捐献已使28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目前,我市人体器官捐献刚刚起步,社会认知度还需一个推动的过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全市相应信息员队伍的建立,各级医疗机构的主动参与,社会公民捐献意识的提升,以肝、肾为主要捐献器官的爱心奉献,会实现零的突破。

相关新闻

河北省人体器官捐献观念转弯难 器官捐献“冷”

2014-11-21 15:42:11

10月27日,设在省红十字会的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邢台市曲辛庄村村民赵女士自愿逝后捐献器官。 给捐献者以慰藉,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明年清明节前后启用   给捐献者以慰藉,对他们进行缅怀。

河北省人体器官捐献观念转弯难 器官捐献“冷”

2014-11-21 08:48:49

10月27日,设在省红十字会的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邢台市曲辛庄村村民赵女士自愿逝后捐献器官。有数字显示,全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超过30万人,但只有1万人能够幸运地等到供体,供需比高达1∶30。

河北首例一家三口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2014-07-15 18:11:24

面对病魔,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的陈志华选择了勇敢面对。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陈志华的爱人王建华与独生儿子王程也受陈志华乐观处世、无私奉献精神的影响,分别于6月26日、6月30日与当地红十字会签定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