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新闻头条新闻

一个老矿区的新生——承德鹰手营子矿区探索资源枯竭城市绿色转型之路探访

2023-03-16 18:40: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鹰手营子矿区。河北日报通讯员何庆新摄

清澈的柳河里,对水质极为挑剔的嘎鱼,开始觅食;柳河两岸被茂密植被包裹着的群山,也渐有新绿……惊蛰时节,走进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春风徐徐,万物焕发生机。

鹰手营子矿区因矿而立,铜产量曾占全国的1/4,煤产量曾占全省的1/15。

因矿而兴,也因矿而衰。随着矿产资源枯竭,鹰手营子矿区一度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2009年,该区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对生态欠账、民生短板、产业重构等一个个“硬骨头”,老矿区如何闯出一条向绿新生之路?

·生态之变——天蓝水清地绿,成为老矿区新底色

走进鹰手营子矿区老爷庙村,村庄南侧有处直径上千米的巨坑。深约30多米的坑底,树木林立,成群的“溜达鸡”在密林间飞腾跳跃;四周石块堆砌的层层梯田上,栽满苹果、山楂等各种果树。

“这里曾是汪庄煤矿的一处露天采坑,坑内寸草不生,来往运煤车卷起的尘土、抛洒的煤灰,使周边百姓都不敢在院里晾晒衣服。”鹰手营子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庞巍说,该区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后,100余家煤矿企业陆续关停,并对矿山环境开展生态治理。“我们对没有人员活动的山区,进行封山育林;对较为平坦的区域,进行平整覆土;对高陡边坡则进行削坡,修筑成梯田。整理出来的耕地梯田交由村集体管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鹰手营子矿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资源极为稀缺。数据显示,目前,该区用于粮食种植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仅有8900亩。近年来,该区先后对6.32公顷的采煤塌陷区进行工程治理,在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的同时,新增可用土地3000余亩,为项目落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支撑。

毗邻寿王坟铜矿的南沟村,群山环抱,景色如画。整洁平坦的道路两侧,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墙壁上的3D立体画,平添几分灵动。

“以前大家都在矿上打工,生活衣食无忧。”南沟村党支部书记韩金说,资源枯竭后,该村逐渐陷入腰包瘪、村容差的窘境,一度成为全镇最脏的村。

为摘掉“脏乱差”的帽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沟村相继成立卫生保洁、巡查监督队伍,建立村干部包片、小组长包组、党员包户的责任制,集中开展拆违建、清杂物、修道路、栽花草等农村面貌整治提升,使南沟村从落后村蜕变成省级美丽乡村。

变美的不止南沟村。去年,该区坚持“规拆建管”工作思路,实施“一村一方案”改造项目37个,农村绿化率达到35%以上,村内主要街巷全部亮化,全区农村面貌实现质的提升,并荣获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县区称号。

“这两年,柳河格外热闹,白鹭、白骨顶鸡、鸬鹚等水鸟,种类和数量都在逐年递增。”漫步柳河边,用镜头记录生态美景,成了64岁老矿工何庆新的一大爱好。

谈起过往,何庆新感慨颇多。“以前柳河里垃圾成片,臭气熏天。每天尘土飞扬,矿区一度出现‘不敢穿白色衬衣’的尴尬。”一边说,何庆新一边打开相机,镜头中一只只翩跹起舞的飞鸟、一个个绿草如茵的小公园、一幅幅青山映城的美景,都在诉说着老矿区的生态蝶变。

截至2022年底,该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PM2.5平均浓度降至25微克/立方米,柳河水系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03%、42.78%,在县域生态环境考核评价中位列全省第八。

·产业之变——接续产业蓬勃兴起,老矿区迸发新活力

屋后山杏满坡,门前溪水流淌,在南山村第7居民组,一处石墙包围、原木装饰的特色民宿,成了山谷中一抹亮色。

不同于其他常见的民宿,这里除了有客房、餐厅、休闲区外,还设有摄影棚、视频剪辑室。“我从小在铜矿上长大,这些年一直从事户外产品网上销售。”民宿经营者陈尧说,两年前,当他重回阔别多年的家乡,优美的环境一下子“留”住了他。

远离城市喧嚣,拥抱原生态田园生活。陈尧决定和团队在南山村打造一个“网红打卡地”。“网络直播除了头部主播的个人魅力外,许多都是依靠特色场景吸引流量。”陈尧说,村里的山杏油、富锶杂粮等,样样都是爆款。一年多来,虽受疫情影响,但在这所民宿里,通过网络直播,户外产品、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额已突破1500万元。

为吸引更多北京高端游客来矿区游玩,陈尧和团队正抓紧建设接待中心和新民宿,并联合村集体和合伙人,积极推进御马场、皇鹰谷等文旅项目,助力矿区早日变景区。

河北怡达食品集团直播间内,主播正在进行直播带货。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

“欢迎各位家人走进直播间。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多款福利产品……”近日,走进全国最大的山楂制品生产企业——河北怡达食品集团,6位主播正在各大直播平台,推介产自矿区的山楂食品。

“作为一家传统食品加工企业,我们的销售渠道已完成从单一的线下销售向线下线上齐头并进的转型。”怡达集团副经理张晓伶说,2022年,公司线上销售额突破2亿元。

为做大做强山楂产业,打造绿色健康食品强区。今年,该区将加大线上销售力度,培育更多“山楂网红”,筹办“山楂节”“山楂制品博览会”等活动,力争线上销售额突破3亿元。加快益生元山楂、鸡内金山楂、山楂六物膏等功能性产品研发推介,抢占大健康市场份额。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钢铁工厂内应是烟尘蔽日、火花四溅,但走进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绿地连片、道路整洁,PM2.5实时监测数据为32。

近年来,承德建龙先后投资68亿元,相继实施了全提钒改造升级、钒钛高科无缝管装备、钒钛新材料升级改造以及环保超低排放改造等项目,致力于打造高效集约的绿色钒钛特钢智能工厂。

“这是世界上首条无缝钢管智能制造生产线,使用10余台套智能机器人,涉及21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通过机器人、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在业界首次实现钢管逐支追踪、钢管质量自动判定等功能。”承德建龙副总经理刘宝志说,公司还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全智能化、数字化连铸生产线。“不久前,直径1.3米的连铸圆坯一次热试成功,填补了我国在大规格连铸圆坯生产技术上的空白,刷新了当今世界连铸圆坯最大规格组距纪录。”

2022年,该区围绕钒钛新材料、绿色健康食品、文旅康养“1+2”特色主导产业,强链条、创品牌,全年实施产业项目14个,完成投资10.78亿元,主导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资源枯竭转型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

·民生之变——城市更新改造,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设施完备的教学区、宽敞美丽的体育场、干净舒适的生活区,走进刚刚投用一年多的鹰手营子矿区一中,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矿区孩子展翅高飞提供了更优平台。

“这里曾是采煤沉陷区,我们通过注浆回填等工程治理方式,彻底消除了隐患。”庞巍说,新一中占地近90亩,这片平坦的土地,对于矿区来说,弥足珍贵。

教育是民生之基,涉及千家万户,是聚民心的“暖心工程”,该区在财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挤出1.3亿元,建设新一中,为未来发展培育更多可用之才。

“由于人才流失、投入不足,作为矿区最大的医院,承德市第六医院曾连个胃镜都做不了。”航天中心医院承德分院院长宋国君说,家门口看病难一度困扰着广大矿区百姓。

转型发展,民生先行。对医疗医技服务水平差、长期亏损的六院“动手术”,势在必行。该区先后投资2亿多元,相继实施综合住院楼、门诊楼装修等项目,购置核磁等先进医疗设施。为全面提升医疗医技服务水平,2016年5月,将六院全权交由北京的航天中心医院委托管理,成立航天中心医院承德分院。

“从院领导到科室主任,总院派专家长期任职。日常管理和服务理念,全部移植总院成功经验,实现了硬件设施由陈旧落后向县级一流、医院管理由僵化粗放向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疗服务能力由简单低效向先进高效的‘三改变’。”宋国君说,从首次开展脑积水、脑外伤等手术,到引进修复神经血管、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等新技术,如今,矿区百姓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北京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走进兴煤社区,活动室、图书室、日间照料室等设施齐备。相比其他城市,矿区老人比例较高,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矿区不断丰富社区的健康养老、医疗护理、休闲康复等特色服务,打造标准化社区老年食堂,建立“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近年来,该区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9个24.25万平方米,矿区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持续提高教育文化服务水平,积极推广“阳光分班”模式,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体育赛事近百场次,群众业余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成功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大力改善公共医疗卫生环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铜城医院等相继完成更新改造,深入推进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增强。

“10多年来,矿区抢抓政策扶持机遇,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城市面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实现从‘地下’到‘地上’成功转型,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鹰手营子矿区区委书记杨志勇说。“十四五”期间,该区将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全力实现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的目标,人均GDP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


责任编辑:刘丽佳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