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教育“传家宝”走出小家庭惠及更多人

来源:和合承德网  2015-01-14 10:32:09  责任编辑:孙明霞

    “看着这两张任命书,就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也是我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本’。”2015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39周年纪念日,记者在“走转改”下基层采访中,在平泉县卧龙镇八家村78岁的退休老人杨景禹家中,偶然见到了老人珍藏了35年、毛主席和周总理给自家五叔杨润田签发的两张任命书,使得这一珍贵史料首度对外公开。

    虽经岁月洗礼,纸质有些发黄,但两张任命书保存非常完好。其中一份任命书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任命杨润田为热河省人民政府委员,时间为1951年9月3日。(注:1955年12月撤销热河省,改为河北省)上面有毛泽东的签名,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另一份任命书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任命杨润田为热河省人民政府民政厅厅长,时间是1953年1月9日。

    据承德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书籍显示,《热河革命史人物》和《承德文史文库》第四卷都有杨润田革命事迹介绍。《热河组织史》记载:1952年10月至1955年1月期间,杨润田任热河省民政厅厅长。

    杨润田是杨景禹的五叔。“我6岁时,八路军经常在我家住,平泉县首任县长贺文清就在我家住过。1943年,日本宪兵多次到家里来抓我五叔,父亲掩护他。”

    从两位伟人颁发任命书的日期算起,已经整整过去了60多年,老人一直把它们当宝贝一样地珍藏着。“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张纸,它是我党培养父辈的历史证明。”1980年,杨润田去世前,郑重地把两张任命书交到杨景禹手上,语重心长地说:“我没有辜负党的期望,共产党就是为百姓服务的,做人要低调,不要声张,不要炫耀,但这两样东西要作为教育子女的‘教材’保管好。”

    在父辈的影响下,杨景禹18岁就入了党。1960年他想去东北讨生活跟五叔商量,五叔告诫他“一定要听党的话,按政策办事,把农村建设好。”杨景禹打消了出走的想法,回到家乡,组织社员把前山全部种上了树,再没离开过家乡。在日常生活中,老人经常拿着任命书对子女和周围的年轻人进行爱国教育。

    在老人的记忆中,五叔对自己和下一代人要求非常严格。“1961年是最困难的时期,五叔把自己的二儿子杨景仁下放到农村与群众一起吃糠咽菜。70年代我想托五叔帮忙买辆自行车,被拒绝了。”杨景禹说,“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小事中包含着大道理,体现的是大风范。”老人表示,新一届中央领导反腐倡廉的决心,让他感到很振奋,“家风连着党风,家风连着国运,现在的反腐倡廉,让我们觉着离实现‘中国梦’不远了。” (记者韩元信、李嘉 通讯员陈凤阁)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